祛风胜湿

独活寄生汤

独活9克、桑寄生细辛秦艽防风肉桂牛膝杜仲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现多用党参)、茯苓甘草各6克。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未知

蠲痹汤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四

增补省风汤

半夏3克(姜制) 防风3克 全蝎6克(去翅、足) 胆星 甘草(炙) 生白附子川乌 木香(不见火)各1.5克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明医指掌》卷二。

珍宝三生丹

火麻仁 大黄 山萸肉 山药 菟丝子 枳壳(炒)槟榔 牛膝各90克 郁李仁 车前子 独活各105克

【制法】

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各6g,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3g,蔓荆子2g。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未知

足踏丸

乌头3两(去皮脐,生,捣末),樟脑2两(细研)。

【制法】

上药再研令匀,酽醋煮糊为丸,如弹子大。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紫葳汤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三。

甘草附子汤

甘草30克(炙) 附子40克(炮,去皮,破八片) 白术30克 桂枝60克(去皮)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伤寒论》。

白术附子汤

白术6克 附子10克(炮,去皮) 甘草3克(炙) 生姜4.5克(切) 大枣6枚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桂枝附子汤

桂枝4两(去皮),附子3枚(炮,去皮),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甘草2两(炙)。

【功效】

祛风温经,助阳化湿。温散其风湿,从表而解。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伤寒论》。

铁骨丹

川乌(炮.去皮脐尖)、草乌(炮.去皮脐尖)、川芎当归(酒浸.晒)、肉桂续断(洗晒)、细辛补骨脂(炒)、乌蛇(酒浸.取肉晒),各七钱半;白僵蚕(炒)、木鳖子(去壳.炒)、天麻(酒浸.晒)、巴戟(去心.酒浸)、防风乳香没药麻黄(去节)、羌活独活南星(炮)、白蒺藜(炒)、薏苡仁苍术(炒),各十两;萆薢(盐水煮)、杜仲(生皮.挫.姜制.炒去丝)、牛膝(酒浸.焙干),各一两;虎胫骨(酒洗浸.炙焦)、白附子(炮),各三两;全蝎(去毒.炒)、秦艽,各二钱半;五灵脂,四钱;麝香半钱、另研;自然铜(火烧醋淬七次),三两。   

【制法】

上为细末,除乳香、没药、麝香别研细,拌入和匀,以浸药酒,调飞面煮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与主治】

治诸风瘫痪拳挛,半身不遂。   

【用法与用量】

每服一丸,温酒磨下,或木瓜煎汤下,黑豆淋酒下,不拘时服。仍间用良姜碎一升煎汤,围熏荡浴最妙。   

【备注】

未服药前,须以斑猫二十一个,去翅足,用黑豆一建盏,慢火同炒焦,只用七个,并豆入全蝎十四枚,微炒,五灵脂二钱半为末,糕糊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一丸,老酒下,先去风根。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12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 麻黄6克 生姜15克 白术15克 知母12克 防风12克 附子10克(炮)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鸡鸣散

槟榔7枚 陈皮木瓜各30克 吴茱萸6克 桔梗15克 生姜(和皮)15克 紫苏茎叶9克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一

三痹汤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四。

八风续命汤

人参 桂心 当归 独活 黄芩 干姜 甘草(各18铢) 石膏(2两半) 杏仁40枚

分类:祛风胜湿 来源:《千金》卷八(注文)引《古今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