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从中医角度解析常见疾病
疾病聚焦:结肠性便秘
伤寒与副伤寒
中医食疗对伤寒与副伤寒的辅助治疗
伤寒与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中医将其归属于“湿温”或“暑湿”范畴,认为病机为湿热蕴结脾胃。食疗以清热化湿、健脾和胃为主,辅助药物治疗。
一、食疗配方与制作方法
1. 清热化湿粥
配方:薏苡仁30g、绿豆20g、金银花10g、粳米50g。
制作方法:将薏苡仁和绿豆提前浸泡2小时,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加入金银花(用纱布包好),转小火煮至粥稠,去除金银花包即可。
2. 健脾止泻汤
配方:山药20g、茯苓15g、白术10g、生姜3片。
制作方法: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500ml,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滤渣取汤。
3. 解毒凉茶
配方:板蓝根15g、甘草5g、薄荷叶3g。
制作方法:将板蓝根和甘草加水300ml,煮沸10分钟,加入薄荷叶,再煮2分钟,过滤后饮用。
二、功效与主治
1. 清热化湿粥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退热。
主治:适用于伤寒初期,发热、头痛、身重等症状。
2. 健脾止泻汤
功效: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主治:适用于伤寒中期,腹泻、乏力、食欲不振。
3. 解毒凉茶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主治:适用于副伤寒,咽喉痛、发热、皮疹。
三、服法
清热化湿粥:每日2次,早晚温服,连续7天。
健脾止泻汤:每日1剂,分2次服用,饭前温饮,持续5-7天。
解毒凉茶:每日1剂,代茶频饮,症状缓解后停用。
四、说明
食疗仅为辅助治疗,不能替代抗生素等西医治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饮水以防脱水。
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立即就医。
个体差异较大,对食材过敏者慎用。
丝虫病
中医食疗中丝虫病的配方、制作方法、功效与主治、服法、说明
丝虫病在中医中多归属于“虫证”或“湿热下注”范畴,食疗可辅助治疗,以清热利湿、杀虫解毒为主。
一、食疗配方
配方:南瓜子30g、槟榔10g、大蒜5瓣、薏苡仁50g、水适量。
二、制作方法
步骤:
将南瓜子、槟榔、薏苡仁洗净,浸泡30分钟。
大蒜去皮,切片。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1000ml,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40分钟,至薏苡仁软烂。
滤去渣滓,取汤液饮用。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利湿、杀虫解毒、健脾祛湿。
主治:辅助治疗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炎、象皮肿等症状,适用于湿热内蕴证型。
四、服法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7-10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空腹服用效果更佳,但胃弱者宜饭后服用。
五、说明
说明:此食疗方基于中医理论,南瓜子和槟榔有驱虫作用,大蒜抗菌消炎,薏苡仁利湿健脾。食疗仅为辅助,严重丝虫病需结合药物治疗(如海群生)和医疗干预。孕妇、体虚者慎用,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脊髓灰质炎
中医食疗对脊髓灰质炎的辅助治疗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在中医中可归属于“痿证”范畴,主要因湿热浸淫、气血亏虚导致肢体痿软无力。食疗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补益肝肾为主,辅助康复。
一、食疗配方
1. 黄芪薏米粥
配方:黄芪30g,薏苡仁50g,粳米100g,红枣5枚,水适量。
制作方法:
- 将黄芪洗净,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取汁去渣。
- 薏苡仁和粳米淘洗干净,与黄芪汁、红枣一同放入锅中。
- 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稠,约40-50分钟。
- 去除黄芪包,即可食用。
功效与主治:健脾益气、利湿清热;适用于脊髓灰质炎恢复期,症见肢体无力、食欲不振、湿热内蕴者。
服法:每日1次,早晚温服,连续服用2-4周。
说明:此粥温和易消化,可增强免疫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湿热盛者宜加茯苓10g以增强利湿效果。
2. 杜仲猪骨汤
配方:杜仲15g,猪骨500g,生姜3片,枸杞10g,盐适量,水适量。
制作方法:
- 猪骨洗净,焯水去血沫。
- 杜仲、枸杞洗净,与猪骨、生姜一同放入炖锅中。
- 加足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3小时,至汤浓骨烂。
- 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与主治:补益肝肾、强筋健骨;适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症见腰膝酸软、肢体痿弱、肝肾不足者。
服法:每周2-3次,饮汤食肉,可分次服用。
说明:此汤富含钙质和营养,有助于骨骼和肌肉恢复。阴虚火旺者慎用,或可加麦冬10g以滋阴。
3. 山药莲子羹
配方:山药100g,莲子30g,冰糖适量,水适量。
制作方法:
- 山药去皮切块,莲子洗净浸泡30分钟。
- 将山药和莲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
- 转小火煮至山药和莲子软烂,约30分钟。
- 加入冰糖搅拌至溶解,即可食用。
功效与主治:健脾养胃、安神益智;适用于脊髓灰质炎急性期或恢复期,症见消化不良、神疲乏力、脾胃虚弱者。
服法:每日1次,可作为点心服用,连续1-2周。
说明:此羹易于吸收,可改善胃肠功能。糖尿病患者应减少或不加冰糖。
二、总体说明与注意事项
食疗作为辅助手段,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结合药物治疗和物理康复。
个体差异较大,需根据具体证型调整配方,如湿热重者可加薏苡仁,气虚者可加党参。
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多摄入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以支持康复。
如果出现过敏或不适,立即停止并咨询 healthcare provider。
肺炎喘嗽
中医食疗对肺炎喘嗽的辅助治疗
肺炎喘嗽在中医中多因外邪侵袭、肺失宣降所致,食疗以清热化痰、宣肺平喘、健脾益肺为主。以下是常用食疗方。
一、配方、制作方法、功效与主治、服法、说明
1. 川贝雪梨汤
配方:川贝母5g,雪梨1个,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雪梨洗净去核,切块;川贝母研成粉末。将雪梨块、川贝粉末和冰糖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至梨软烂即可。
功效与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炎喘嗽之痰热壅肺证,症状包括咳嗽、痰黄稠、气喘。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5-7天。
说明:川贝母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可添加少许生姜以中和寒性。
2. 杏仁粥
配方:甜杏仁10g,粳米50g,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甜杏仁去皮尖,研碎;粳米淘洗干净。将杏仁碎和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与主治:宣肺平喘、润肠通便。适用于肺炎喘嗽之肺气不宣证,症状包括咳嗽、气喘、便秘。
服法:每日1剂,早晚空腹食用,连服3-5天。
说明:甜杏仁无毒,苦杏仁需慎用;腹泻者不宜多食。
3. 萝卜蜂蜜饮
配方:白萝卜100g,蜂蜜20g。
制作方法:将白萝卜洗净,切碎,榨汁;将萝卜汁与蜂蜜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与主治:清热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炎喘嗽之痰热或燥热证,症状包括干咳、痰少难咯。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5天。
说明:蜂蜜不宜用于一岁以下婴儿;糖尿病患者慎用。
4. 黄芪炖鸡汤
配方:黄芪15g,鸡肉100g,生姜3片,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肉切块,与黄芪、生姜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煮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与主治:补气益肺、增强免疫力。适用于肺炎喘嗽恢复期之肺脾气虚证,症状包括乏力、易感冒、咳嗽迁延。
服法:每周2-3次,食肉喝汤。
说明:实热证或感冒初期不宜使用;可添加红枣增强补益效果。
二、总体说明与注意事项
食疗作为辅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替代药物。
根据个体体质和证型选择合适食疗方,避免过敏或不适。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以助痰液排出。
若症状加重或持续,应及时就医。
疾病分类
按系统查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