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

药食同源,通过日常饮食调理身体

本周推荐:葱姜盐酒

银屑病的食疗

银屑病食疗是一种以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的饮食调理方法,适用于缓解银屑病(牛皮癣)的症状,如皮肤红斑、鳞屑、瘙痒等。


一、配方

1. 经典食疗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绿豆50g清热解毒、利湿
薏苡仁30g健脾利湿、清热
红枣10颗养血安神、调和脾胃
枸杞15g滋补肝肾、明目
适量作为煮制介质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 热毒重:加金银花10g、连翘10g

  • 血虚明显:加当归10g、熟地黄15g

  • 瘙痒严重:加白鲜皮10g、地肤子1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绿豆、薏苡仁洗净,浸泡2小时以软化。

  • 红枣去核,枸杞洗净备用。

步骤2:煮制食疗汤

  1. 将浸泡好的绿豆、薏苡仁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约1000ml)。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至豆类软烂。

  3. 加入红枣和枸杞,继续煮10分钟。

  4. 可根据口味加入少量冰糖或蜂蜜调味(但糖分不宜过多,以免助湿)。

注意事项

  • 使用陶瓷或不锈钢锅,避免金属反应。

  • 体质虚寒者慎用寒凉 ingredients like 绿豆,可减少用量或加生姜调和。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清热解毒:缓解银屑病 associated 热毒症状,如红肿、炎症。

  • 养血润燥:改善皮肤干燥、鳞屑脱落。

  • 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瘀滞和瘙痒。

  • 健脾利湿:辅助调理体内湿气,预防复发。

2. 适用人群

  • 银屑病患者, especially those with 热毒或血虚证型。

  • 皮肤瘙痒、干燥不适者。

  • 作为辅助治疗,配合药物治疗使用。

3. 禁忌人群

  • 孕妇:慎用活血化瘀成分。

  • 脾胃虚寒者:避免过量寒凉食物。

  • 对某些成分过敏者:如对绿豆或枸杞过敏。


四、服用方法

  • 日常食用:每次食用一碗(约200ml),每日1-2次,作为汤品饮用。

  • 疗程建议:连续服用1-2个月,观察效果,可间歇使用以避免依赖性。

  • 外用法:无直接外用法,但可配合外用中药洗剂增强效果。

注意事项

  •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 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绿豆含多糖、黄酮类,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 薏苡仁含薏苡仁酯,能抑制炎症和调节免疫。

  2. 现代应用

    • 食疗可作为银屑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帮助减少药物副作用。

    • 研究显示,某些食物成分可能调节Th17细胞反应, relevant to 银屑病病理。

  3. 替代方案

    • 不善煮汤者可用成品中药颗粒或茶包,但需咨询医师。

    • 增加 Omega-3 脂肪酸摄入(如鱼类)也有辅助 benefit。

2025-08-13 4139

慢性胃炎的食疗

慢性胃炎食疗是一种以温和易消化、健脾养胃的食材为主的饮食调理方法,具有缓解胃痛、改善消化、修复胃黏膜等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引起的胃部不适、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一、配方

1. 经典食疗配方:小米粥

成分用量功效
小米100g健脾和胃、安神
适量(约500ml)调和粥品
红枣(可选)5-10颗补血养胃

加减配伍(根据症状调整)

  • 胃酸过多:加山药50g以中和胃酸。

  • 胃寒疼痛:加生姜3片、红糖适量以温中散寒。

  • 消化不良:加山楂10g以助消化。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准备食材

  • 小米洗净,浸泡30分钟以软化。

  • 红枣去核,洗净备用(如果使用)。

步骤2:煮粥

  1. 将小米和适量水放入锅中,大火煮沸。

  2. 转小火慢煮30-40分钟,直至粥变稠烂。

  3. 加入红枣或其他配料,继续煮10分钟,搅拌均匀。

  4. 关火,稍凉后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

  • 使用陶瓷或不粘锅,避免金属锅影响口感。

  • 煮粥时水量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稠度。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健脾养胃:缓解慢性胃炎引起的胃痛、腹胀。

  • 促进消化: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症状。

  • 修复胃黏膜:长期食用有助于胃部健康恢复。

  • 安神补血:辅助改善因胃炎导致的疲劳和贫血。

2. 适用人群

  • 慢性胃炎患者,症状轻微者。

  • 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的人群。

  • 康复期患者作为辅助饮食。

3. 禁忌人群

  • 急性胃炎或胃溃疡活动期患者(需先就医)。

  • 对小米或配料过敏者

  • 糖尿病患者慎加糖类配料。


四、服用方法

  • 日常食用:作为主食,每日1-2次,每次一碗(约200ml),温热服用。

  • 症状缓解期:可长期坚持,结合其他温和食物。

  • 外用法:不适用,主要为内服食疗。

疗程建议

  • 连续食用2-4周,观察症状改善,必要时咨询中医师调整。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小米富含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易于消化,能保护胃黏膜。

    • 红枣含铁、维生素C,有助于补血和增强免疫力。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配伍其他药膳)。

    • 研究显示温和饮食能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炎症。

  3. 替代方案

    • 不善食粥者可用蒸山药或煮白粥替代,功效类似。

2025-08-13 3995

暑湿感冒的食疗

暑湿感冒食疗是一种以清热解暑、化湿和中为主要原则的传统食疗方法,适用于夏季感受暑湿之邪引起的感冒症状,如发热、头重、身困、恶心等。


一、配方

1. 经典暑湿感冒食疗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藿香10g解暑化湿、和中止呕
佩兰10g芳香化湿、醒脾开胃
白扁豆30g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薏苡仁30g利水渗湿、清热排脓
生姜3片温中散寒、止呕
1000ml作为溶剂,助药效释放

加减配伍(根据症状调整)

  • 发热重:加金银花10g、连翘10g以增强清热解毒。

  • 恶心呕吐明显:加陈皮6g、半夏6g以理气止呕。

  • 食欲不振:加山楂10g、神曲10g以消食导滞。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将所有药材洗净,白扁豆和薏苡仁可提前浸泡2小时以缩短煮制时间。

  • 生姜切片备用。

步骤2:煮制药膳

  1. 将处理好的药材(藿香、佩兰、白扁豆、薏苡仁、生姜)放入锅中,加入1000ml水。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30-40分钟,直至药材味道充分释放。

  3. 过滤去渣,取药液饮用。可根据口味加入少量冰糖或蜂蜜调味(但湿热重者慎加糖)。

注意事项

  • 使用陶瓷或不锈钢锅,避免铁锅影响药效。

  • 煮制时保持锅盖 partially open 以保留挥发性成分。

  • 药材宜选用新鲜或干燥品,确保无霉变。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清热解暑:缓解夏季高温引起的发热、口渴、烦躁。

  • 化湿和中:改善湿邪困脾导致的头重、身困、恶心、腹泻。

  • 健脾开胃: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适用于暑湿感冒伴消化不良者。

  • 止呕安神:减轻恶心呕吐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2. 适用人群

  • 夏季感受暑湿之邪,出现感冒症状如发热、头身困重、恶心者。

  • 体质偏湿或脾胃虚弱,易受暑湿影响的人群。

3. 禁忌人群

  • 阴虚内热者(如口干、盗汗)慎用,以免加重热象。

  • 孕妇应咨询医生后使用,部分药材可能不适。

  • 对成分过敏者禁用。


四、服用方法

  • 日常预防:每次100-200ml,每日1-2次,饭后温服。

  • 感冒发作期:每次200-300ml,每日2-3次,连续服用3-5天直至症状缓解。

  • 外用法:无典型外用,但可用药液蒸汽熏鼻以缓解鼻塞(小心烫伤)。

疗程建议

  • 一般服用3-7天,症状改善后即可停止。长期使用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藿香和佩兰含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有效化解暑湿。

    • 白扁豆和薏苡仁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素,能健脾利湿,增强免疫力。

    • 生姜中的姜辣素可促进血液循环,辅助止呕。

  2. 现代应用

    • 适用于现代空调病或夏季流感,配合休息和多饮水效果更佳。

    • 研究显示,此类食疗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

  3. 替代方案

    • 不善煮药者可用藿香正气水替代,但需注意成分和剂量。

    • 轻度症状可简单饮用绿豆汤或薄荷茶辅助。

2025-08-13 1450

气虚感冒的食疗

气虚感冒食疗是一种针对气虚体质人群感冒的饮食调理方法,通过补气固表、扶正祛邪来缓解症状,适用于体虚易感、感冒后恢复缓慢者。


一、配方

1. 经典气虚感冒食疗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黄芪15~30g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力
党参10~15g补中益气、健脾
生姜3~5片散寒解表、温中止呕
大枣5~10枚补血安神、调和药性
粳米50~100g健脾养胃、提供能量

加减配伍(根据症状调整)

  • 咳嗽痰多:加陈皮5g、杏仁10g

  • 发热明显:加金银花10g、连翘10g

  • 食欲不振:加山药15g、山楂1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准备原料

  • 将黄芪、党参洗净,浸泡30分钟以增强药效。

  • 生姜切片,大枣去核,粳米淘洗干净。

步骤2:煮制食疗粥

  1. 将浸泡好的黄芪、党参、生姜、大枣放入锅中,加水1000ml,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滤取药汁。

  2. 用药汁煮粳米,煮至粥稠,可适量加水调整浓度。

  3. 粥成后,温热食用,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 使用砂锅或陶瓷锅,避免金属锅影响药性。

  • 感冒初期以祛邪为主,气虚明显时再加强补气。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补气固表:增强卫气,预防感冒复发。

  • 扶正祛邪:帮助身体抵抗外邪,缓解感冒症状如乏力、鼻塞。

  • 健脾益胃:改善气虚导致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2. 适用人群

  • 气虚体质者,表现为易感冒、气短、乏力。

  • 感冒后期或恢复期,症状减轻但体虚未复。

3. 禁忌人群

  • 实热证或感冒初起邪盛者(如高热、咽喉肿痛)。

  • 糖尿病患者(因含糖成分,需谨慎)。

  • 对成分过敏者


四、服用方法

  • 日常预防:每周食用2~3次,每次一碗(约200ml)。

  • 感冒期间:每日食用1~2次,连续3~5天,直至症状改善。

  • 最佳时间:早餐或午餐后温服,避免空腹。

疗程建议

  • 感冒症状消失后,可继续食用1周以巩固效果。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黄芪含黄芪多糖,能增强免疫功能。

    • 党参和粳米提供能量,支持身体恢复。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辅助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 研究显示,此类食疗能减少感冒频率和严重程度。

  3. 替代方案

    • 不善食粥者可用黄芪泡水代茶,但功效较弱。

2025-08-13 3497

风热感冒的食疗

风热感冒食疗方是一种以清凉解表、清热解毒为主要原则的传统食疗方法,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通过食物调理帮助身体恢复。


一、配方

1. 经典风热感冒食疗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金银花10g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菊花10g疏风清热、明目
薄荷5g疏散风热、利咽
甘草5g调和诸药、清热解毒
500ml作为溶剂

加减配伍(根据症状调整)

  • 发热重:加石膏15g以清热泻火。

  • 咳嗽多:加桔梗10g、杏仁10g以宣肺止咳。

  • 咽喉痛甚:加板蓝根10g以增强清热解毒。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准备原料

  • 将所有草药洗净,如果是干品,可直接使用。

  • 确保使用干净的水源。

步骤2:煎煮药汤

  1. 将金银花、菊花、薄荷、甘草放入锅中,加入500ml水。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20分钟。

  3. 过滤去渣,取药汤饮用。

注意事项

  • 使用陶瓷或不锈钢锅,避免铁锅影响药效。

  • 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挥发油成分损失。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清热解毒: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口渴。

  • 疏散风热:改善头痛、鼻塞、流黄涕。

  • 利咽止痛:减轻咽喉肿痛、咳嗽。

2. 适用人群

  • 风热感冒患者,症状包括发热、咽痛、舌红苔黄。

  • 体质偏热或易上火者。

3. 禁忌人群

  • 风寒感冒者(症状为恶寒、无汗、流清涕)。

  • 孕妇、脾胃虚寒者慎用。

  • 对其中成分过敏者禁用。


四、服用方法

  • 日常服用:每次100-150ml,每日2-3次,温服。

  • 急性期:可增加至每日3-4次,连续服用3-5天。

  • 外用法:无,此方主要为内服。

疗程建议

  • 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避免过度清热伤及正气。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金银花含绿原酸、木犀草苷,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

    • 薄荷含薄荷醇,能疏散风热、缓解头痛。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辅助治疗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

    • 研究显示其能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 duration。

  3. 替代方案

    • 不善服汤药者可用成药如银翘散替代,但需遵医嘱。

2025-08-13 2457

风寒感冒的食疗

风寒感冒食疗是一种以温性食材为主的传统食疗方法,具有散寒解表、发汗祛邪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生姜红糖水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生姜(鲜)10~15g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红糖20~30g温中补血、调和口感
300~500ml溶解成分、辅助吸收

加减配伍(根据症状调整)

  • 咳嗽重:加紫苏叶10g

  • 鼻塞流涕:加葱白3根

  • 体虚易感:加大枣5枚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生姜洗净,切片或拍碎(增强药效释放)。

  • 红糖选择纯正无添加产品。

步骤2:煮制

  1. 将生姜片和水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5~10分钟。

  2. 加入红糖,搅拌至完全溶解。

  3. 过滤或直接饮用热汤。

注意事项

  • 煮制时使用陶瓷或不锈钢锅,避免铁锅影响药效。

  • 趁热服用,以助发汗。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散寒解表: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

  • 温中止痛:改善胃寒、呕吐、腹痛。

  • 发汗祛邪:帮助排出体内寒邪,促进恢复。

2. 适用人群

  • 风寒感冒初期患者。

  • 体质偏寒、易感风寒者。

3. 禁忌人群

  • 风热感冒者(症状如咽喉肿痛、黄痰)。

  • 阴虚内热或实热证者

  • 糖尿病患者(因含红糖,需慎用或替换)。


四、服用方法

  • 日常治疗:每次200~300ml,每日2~3次,趁热服用。

  • 症状严重时:可增加至每日4次,但不宜过量。

  • 辅助用法:服用后盖被取微汗,以增强效果。

疗程建议

  • 连续服用2~3天,症状缓解后停止,避免过度发汗。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生姜含姜辣素,具有发汗、抗炎作用。

    • 红糖提供能量,辅助温中散寒。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预防感冒或辅助常规药物治疗。

    • 研究显示生姜有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力作用。

  3. 替代方案

    • 不善甜食者可用生姜葱白汤(不加糖)。

2025-08-13 3512

食疗分类

按功效和适用人群查找食疗方

常用药酒

葵花酒 花椒酒 肉桂酒 桑菊酒

中医食疗

痱子的食疗 湿疹的食疗 早搏的食疗 先兆流产的食疗

感冒的食疗

暑湿感冒的食疗 气虚感冒的食疗 风热感冒的食疗 风寒感冒的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