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崩症(老年尿崩症,老年人尿崩)
老年人尿崩症怎样治疗?
老年人尿崩症的治疗方法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缺乏或肾脏对ADH反应不足导致的多尿、多饮症状。老年人尿崩症的治疗需根据病因(中枢性或肾性)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中枢性尿崩症(ADH缺乏)
1. 激素替代治疗
去氨加压素(DDAVP):为首选药物,可通过鼻喷、口服或注射给药。
剂量: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尿量和口渴感调整。
注意:避免过量导致水中毒。
2. 病因治疗
如由肿瘤、感染或外伤引起,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二、肾性尿崩症(肾脏对ADH不敏感)
1. 病因治疗
如由药物(如锂剂)引起,需停用或更换药物。
如由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引起,需纠正。
2. 对症治疗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可减少尿量,机制不明。
低盐饮食:减少钠摄入可减轻多尿症状。
NSAIDs(如吲哚美辛):可能通过减少肾脏前列腺素合成而增强ADH效果。
三、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充足水分:避免脱水,尤其在发热或腹泻时。
监测尿量和体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避免高蛋白、高盐饮食:可能加重多尿。
四、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和尿量。
药物调整: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需调整药物剂量。
合并症管理: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同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