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刺散(《外科正宗》方)
出处: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组成:
皂角刺 9g
穿山甲(炒) 6g
乳香 3g
没药 3g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3-6g,温酒或温水送下,每日2-3次。
功效与主治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排脓
主治:痈疽疮疡,肿痛未溃或已溃脓出不畅(如疖肿、脓肿等)。
辨证要点:
局部红肿热痛,触之坚硬。
脓成未溃或溃后脓液黏稠难出。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皂角刺 | 穿透排脓,消肿散结 | 主药,直达病所,促脓外出 |
穿山甲 | 活血通络,溃坚消肿 | 增强穿透力,助皂刺排脓 |
乳香 | 活血止痛,生肌敛疮 | 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
没药 | 散瘀消肿,解毒 | 协同乳香,加强活血效果 |
配伍特点:
攻邪排脓为主:诸药合用,力专效宏,适用于实证疮疡。
活血与消肿并重:既促进脓液排出,又减轻肿痛。
临床应用
急性乳腺炎(乳痈初起,红肿未溃)。
疖肿、痈疽(局部化脓性感染)。
淋巴结炎(肿痛有脓者)。
加减法:
热毒盛:加金银花、连翘。
气血虚:加黄芪、当归。
疼痛甚:加延胡索。
现代研究
抗菌抗炎:皂角刺含皂苷,具有抑制细菌和减轻炎症作用。
促进愈合:乳香、没药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注意事项
禁忌:孕妇忌用,体虚者慎用。
服药后:注意观察脓液排出情况,避免感染扩散。
此方是外科常用方,体现了中医“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