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苦参丸

拼音:zaojiaokucanwan

皂角苦参丸(《金匮要略》方)

出处: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组成

  • 皂角(去皮,炙) 30g

  • 苦参 30g

制法

  1. 上二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 每服6-9g,温水送下,每日2次。


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湿热下注,阴痒带下,或皮肤瘙痒(如阴道滴虫病、湿疹等)。

辨证要点

  • 阴部或皮肤瘙痒,分泌物增多。

  • 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义解析

药物作用配伍意义
皂角祛痰杀虫,燥湿止痒清除湿热,杀灭寄生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增强清热燥湿之力,协同杀虫

配伍特点

  • 药简力专:仅两味药,针对湿热虫证,效专力宏。

  • 内外兼治:可用于内服或外用,适应范围广。


临床应用

  1. 阴道滴虫病:症见带下黄稠,阴痒难忍。

  2. 湿疹、疥疮:皮肤瘙痒,有渗出物。

  3. 肠道寄生虫:如蛔虫、钩虫感染。

加减法

  • 热重:加黄柏、黄芩。

  • 湿重:加苍术、茯苓。

  • 外用:可研末调敷患处。


现代研究

  • 抗菌杀虫:苦参含苦参碱,有广谱抗菌和抗寄生虫作用。

  • 抗炎止痒:皂角皂苷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瘙痒。


注意事项

  •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禁用。

  • 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服用。

此方体现了仲景治疗湿热虫证的简洁有效之法。

相关方剂

同类方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