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解肌汤

拼音:niubangjiejitang

牛蒡解肌汤(《温病条辨》方)

出处: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
组成

  • 牛蒡子 9g

  • 薄荷 6g

  • 荆芥 6g

  • 连翘 9g

  • 栀子 6g

  • 牡丹皮 6g

  • 石斛 9g

  • 玄参 9g

  • 夏枯草 9g

  • 甘草 3g

煎服法

  1. 上药以水800ml,煎取400ml,去滓。

  2. 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与主治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发热头痛(即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等)。

辨证要点

  • 发热恶风,咽喉红肿疼痛。

  • 头痛,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方义解析

药物作用配伍意义
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为主药,清解上焦风热
薄荷疏风散热,清利头目助牛蒡子宣散风热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增强疏风解表之力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清解热毒,利咽喉
栀子清热泻火,凉血清三焦之热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凉血散瘀,防热入血分
石斛养阴清热,生津滋阴以防热伤阴液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利咽,养阴润燥
夏枯草清肝火,散结清热散结,利咽喉
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缓和其他药物之性

配伍特点

  • 疏风与清热并用:牛蒡子、薄荷等疏风解表,连翘、栀子等清热解毒。

  • 兼顾滋阴:石斛、玄参养阴生津,防止热邪伤阴。


临床应用

  1. 风热感冒(发热、咽痛、头痛明显)。

  2.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咽喉红肿、疼痛)。

  3. 麻疹初起(透疹不畅,伴发热咽痛)。

加减法

  • 咳嗽重:加桔梗、前胡。

  • 热盛:加黄芩、石膏。

  • 阴虚明显:加麦冬、生地。


现代研究

  • 抗病毒抗菌:牛蒡子、连翘等成分具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 抗炎:栀子、牡丹皮等能抑制炎症反应。


注意事项

  • 禁忌:风寒感冒者不宜使用。

  • 服药后:宜多饮水,忌辛辣食物。

此方体现了吴鞠通治疗温病注重疏风清热的学术思想,是治疗上焦风热证的常用方剂。

相关方剂

同类方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