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消丸(《外科正宗》方)
出处: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四》
组成:
雄黄 6g
乳香(去油) 6g
没药(去油) 6g
麝香 1.5g
制法与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6g,温酒或温开水送下,每日2-3次。
外用时可研末调敷患处。
功效与主治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解毒散结
主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如急性炎症、疮疡初起、外伤肿痛)。
辨证要点:
局部红肿热痛,或有硬结。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雄黄 |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 | 清解热毒,抑制细菌 |
乳香 |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
没药 | 散瘀定痛,敛疮生肌 | 增强活血效果,助伤口愈合 |
麝香 |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 | 引药直达病所,增强药效 |
配伍特点:
活血与解毒并用:乳香、没药活血化瘀,雄黄解毒散结。
内外兼治:可内服或外用,适应范围广。
临床应用
痈疽疮疡(初期红肿热痛,未成脓者)。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活动受限)。
淋巴结炎(局部肿痛,炎症明显)。
加减法:
热毒盛:加金银花、连翘。
瘀血重:加桃仁、红花。
气虚:加黄芪、当归。
现代研究
抗炎作用:雄黄、乳香具有抗炎和抗菌 properties。
镇痛效果:没药和麝香能抑制疼痛信号传导。
注意事项
禁忌:孕妇禁用,阴虚火旺者慎用;雄黄有毒,不宜过量或久服。
服药后: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此方是外科常用方,体现了活血解毒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