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
药食同源,通过日常饮食调理身体
本周推荐:葱姜盐酒
油酥蜜酒
油酥蜜酒是一种以酥油、蜂蜜和白酒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药酒,具有润燥生津、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等功效,适用于阴虚燥咳、体虚乏力、口干舌燥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油酥蜜酒配方
成分 | 用量 | 功效 |
---|---|---|
酥油 | 100g | 润燥滑肠、补虚 |
蜂蜜 | 200g | 补中益气、润肺止咳 |
白酒(40°以上) | 500ml | 行气活血、助药力渗透 |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咳嗽严重:加川贝母10g、杏仁15g。
气虚明显:加黄芪20g、党参15g。
阴虚火旺:加麦冬15g、天冬1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准备原料
确保酥油和蜂蜜纯净无杂质,白酒选用优质粮食酒。
步骤2:混合浸泡
将酥油和蜂蜜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中,加入白酒。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1次,浸泡 7~14天。
过滤或直接饮用,无需额外加糖。
注意事项
忌用金属容器,避免化学反应。
糖尿病患者慎用或调整蜂蜜用量。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润燥生津:缓解口干舌燥、皮肤干燥。
补中益气:改善体虚乏力、食欲不振。
润肺止咳:辅助治疗阴虚燥咳、慢性支气管炎。
调和气血: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
2. 适用人群
阴虚体质、经常咳嗽者。
体弱多病、恢复期患者。
老年人或长期熬夜导致津液亏损者。
3. 禁忌人群
湿热内盛、痰湿壅滞者(易加重症状)。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肥胖或高血脂患者慎用。
四、服用方法
日常保健:每次10~20ml,每日1~2次(饭后温服)。
咳嗽发作期:每次15~25ml,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外用法:可少量涂抹于干燥皮肤,但主要内服。
疗程建议
连续服用2~4周后停1周,避免过度依赖。
五、相关说明
药理解析:
酥油富含脂肪,能润燥;蜂蜜含葡萄糖、果糖,能补益;白酒促进吸收。
现代研究显示,蜂蜜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现代应用:
可用于辅助调理慢性咽炎或干燥综合征。
注意控制用量,避免热量过高。
替代方案:
不善饮酒者可用酥油蜂蜜水代替(功效类似但较弱)。
核桃酒
核桃酒是一种以核桃仁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药酒,具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健脑安神等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便秘、记忆力减退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核桃酒配方
成分 | 用量 | 功效 |
---|---|---|
核桃仁 | 100~150g | 补肾固精、润肠通便 |
白酒(50°以上) | 1000ml | 行气活血、助药力渗透 |
冰糖(可选) | 50~100g | 调和口感、润肺 |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肾虚严重:加枸杞子20g、菟丝子15g。
便秘明显:加火麻仁30g、蜂蜜适量。
失眠多梦:加酸枣仁20g、远志1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核桃仁洗净,晾干或低温烘干(去除水分,防止霉变)。
可轻微炒香以增强香气和温性。
步骤2:浸泡药酒
将核桃仁与白酒一同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中。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1次,浸泡 20~30天。
过滤去渣,加入冰糖溶解,静置3天后饮用。
注意事项
忌用金属容器,避免化学反应。
核桃仁易氧化,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补肾益精: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遗精早泄。
润肠通便:缓解老年人或体虚者的便秘症状。
健脑安神:增强记忆力,辅助治疗神经衰弱、失眠。
强筋健骨:用于骨质疏松、关节无力。
2. 适用人群
肾虚体弱、腰背疼痛者。
便秘、肠燥的人群。
用脑过度、记忆力下降者。
3. 禁忌人群
孕妇、湿热体质者(易助湿生热)。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腹泻或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四、服用方法
日常保健:每次10~15ml,每日1次(晚饭后温服)。
肾虚症状明显:每次15~20ml,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外用法:可少量涂抹按摩腰部,用于肾虚腰痛(但内服为主)。
疗程建议
连续服用1个月后停1周,避免酒精蓄积。
五、相关说明
药理解析:
核桃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白酒能促进成分溶出,增强吸收。
现代应用:
可用于辅助调理老年痴呆或认知功能障碍(配伍银杏叶等)。
研究发现其对心血管健康有益(需适量饮用)。
替代方案:
不善饮酒者可用核桃仁煮粥或泡水(功效较弱)。
陈皮酒
陈皮酒是一种以陈皮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药酒,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开胃消食等功效,适用于脾胃不和、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陈皮酒配方
成分 | 用量 | 功效 |
---|---|---|
陈皮(干) | 50~100g |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
白酒(50°以上) | 1000ml | 行气活血、助药力渗透 |
冰糖(可选) | 50~100g | 调和口感、润肺 |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脾胃虚弱:加党参20g、白术15g。
痰多咳嗽:加半夏10g、茯苓20g。
食欲不振:加山楂15g、麦芽2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陈皮洗净,晒干或低温烘干(确保无霉变)。
若用鲜陈皮,需先阴干数天至干燥。
步骤2:浸泡药酒
将干陈皮撕成小块,与白酒一同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1次,浸泡 15~30天。
过滤去渣,加入冰糖溶解,静置3天后饮用。
注意事项
忌用金属容器,避免化学反应。
湿热体质者慎加糖。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理气健脾:缓解脾胃气滞、腹胀、消化不良。
燥湿化痰:改善咳嗽、痰多、胸闷。
开胃消食:增强食欲,促进消化。
行气止痛:用于胃痛、胁痛等气滞症状。
2. 适用人群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
咳嗽痰多、湿气重者。
食欲减退、体虚者。
3. 禁忌人群
孕妇、阴虚火旺者(易上火)。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实热证(如高热、便秘)不宜使用。
四、服用方法
日常保健:每次10~15ml,每日1次(饭后温服)。
症状明显期:每次15~20ml,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外用法:可少量涂抹腹部按摩,用于缓解腹胀。
疗程建议
连续服用1个月后停1周,避免酒精蓄积。
五、相关说明
药理解析:
陈皮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促进消化作用。
白酒能扩张血管,增强药效吸收。
现代应用:
可用于辅助调理慢性胃炎、支气管炎。
研究发现其对改善肠道功能有积极作用。
替代方案:
不善饮酒者可用陈皮煮水代茶(功效类似但较弱)。
香橼蜜酒
香橼蜜酒是一种以香橼果实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药酒,具有理气解郁、化痰止咳、健脾开胃等功效,适用于胸胁胀痛、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香橼蜜酒配方
成分 | 用量 | 功效 |
---|---|---|
香橼果实(干或鲜) | 100~150g | 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
白酒(40°以上) | 1000ml | 行气活血、助药力渗透 |
蜂蜜 | 100~200g | 润肺止咳、调和口感 |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气郁重:加陈皮10g、佛手15g。
咳嗽痰多:加桔梗10g、杏仁15g。
脾胃虚弱:加白术15g、山药2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香橼果实洗净,切片或捣碎(鲜品需晾干表面水分,干品可直接使用)。
蜂蜜选择纯天然产品,避免加热破坏营养。
步骤2:浸泡药酒
将处理好的香橼与白酒一同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中。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1次,浸泡 20~30天。
过滤去渣,加入蜂蜜搅拌均匀,静置3天后饮用。
注意事项
忌用金属容器,避免化学反应。
糖尿病患者慎加蜂蜜。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理气解郁:缓解胸胁胀满、情绪抑郁、肝气不舒。
化痰止咳:改善咳嗽、痰多、咽喉不适。
健脾开胃:增强食欲、帮助消化、缓解脘腹胀满。
安神助眠:辅助治疗轻度失眠、焦虑。
2. 适用人群
气滞血瘀、情绪不畅者。
慢性咳嗽、支气管炎患者。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3. 禁忌人群
孕妇、阴虚火旺者(易上火)。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湿热内盛者不宜使用。
四、服用方法
日常保健:每次10~15ml,每日1~2次(饭后温服)。
症状明显期:每次15~20ml,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外用法:可少量涂抹胸部按摩,用于缓解胸闷。
疗程建议
连续服用2~4周后停1周,避免依赖。
五、相关说明
药理解析:
香橼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调节情绪作用。
蜂蜜提供天然糖分,增强润肺效果。
现代应用:
可用于辅助调理 stress-related disorders(配伍玫瑰花、薄荷)。
研究发现其对改善消化功能有积极作用。
替代方案:
不善饮酒者可用香橼煮水加蜂蜜代茶饮用。
百部酒
百部酒是一种以百部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药酒,具有润肺止咳、杀虫止痒等功效,适用于咳嗽、哮喘、皮肤瘙痒、蛲虫病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百部酒配方
成分 | 用量 | 功效 |
---|---|---|
百部(干) | 50~100g | 润肺止咳、杀虫 |
白酒(50°以上) | 1000ml | 行气活血、助药力渗透 |
蜂蜜(可选) | 50~100g | 润肺止咳、调和口感 |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咳嗽严重:加杏仁15g、桔梗10g。
皮肤瘙痒:加地肤子20g、白鲜皮15g。
蛲虫病:加使君子10g、槟榔15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百部洗净,晒干或低温烘干。
若用鲜品,需阴干至水分减少。
步骤2:浸泡药酒
将干百部与白酒一同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1次,浸泡 15~30天。
过滤去渣,加入蜂蜜溶解,静置3天后饮用。
注意事项
忌用金属容器,避免化学反应。
糖尿病患者慎加蜂蜜。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润肺止咳:缓解咳嗽、哮喘、支气管炎。
杀虫止痒:治疗蛲虫病、皮肤瘙痒、疥癣。
抗菌消炎: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
2. 适用人群
咳嗽、哮喘患者。
皮肤瘙痒、寄生虫感染者。
3. 禁忌人群
孕妇、脾胃虚寒者慎用。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四、服用方法
日常保健:每次10~15ml,每日1~2次(饭后温服)。
咳嗽发作期:每次15~20ml,每日2~3次。
外用法:药酒涂抹患处,用于皮肤瘙痒。
疗程建议
连续服用1~2周后停用数日,避免副作用。
五、相关说明
药理解析:
百部含百部碱,具有镇咳、杀虫作用。
白酒能增强药效吸收。
现代应用:
可用于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研究显示其对某些寄生虫有抑制作用。
替代方案:
不善饮酒者可用百部煎汤服用。
香橼川贝酒
香橼川贝酒是一种以香橼、川贝母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药酒,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理气宽中等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气喘胸闷、消化不良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香橼川贝酒配方
成分 | 用量 | 功效 |
---|---|---|
香橼(干) | 50~100g | 理气化痰、宽中解郁 |
川贝母(研粉) | 10~20g | 润肺止咳、清热化痰 |
白酒(40°以上) | 1000ml | 行气活血、助药力渗透 |
蜂蜜(可选) | 50~100g | 润肺止咳、调和口感 |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痰热咳嗽:加桔梗10g、黄芩15g。
气虚咳嗽:加党参20g、黄芪15g。
消化不良:加陈皮10g、砂仁5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香橼洗净,切片或切块,晒干或低温烘干(鲜品需阴干3~5天)。
川贝母研成细粉,以增强溶解和吸收。
步骤2:浸泡药酒
将干香橼片、川贝母粉与白酒一同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1次,浸泡 20~30天。
过滤去渣,加入蜂蜜溶解,静置3天后饮用。
注意事项
忌用金属容器,避免化学反应。
川贝母需研粉以充分释放药效。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润肺止咳:缓解干咳、痰少或痰黏难咯。
化痰平喘:改善气喘、支气管炎症状。
理气宽中:辅助治疗胸闷、腹胀、食欲不振。
清热润燥:用于阴虚肺燥引起的咳嗽。
2. 适用人群
慢性咳嗽、哮喘患者。
消化不良、气滞胸闷者。
体质偏燥、易上火的人群。
3. 禁忌人群
孕妇、脾胃虚寒者(易导致腹泻)。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湿痰壅盛者(痰多稀白)不宜使用。
四、服用方法
日常保健:每次10~15ml,每日1~2次(饭后温服)。
咳嗽发作期:每次15~20ml,每日2~3次(根据症状调整)。
外用法:一般不推荐外用,主要用于内服。
疗程建议
连续服用2~4周后停1周,避免酒精和药物蓄积。
五、相关说明
药理解析:
香橼含挥发油、黄酮类,具有抗炎、镇咳作用。
川贝母含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润肺化痰。
白酒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药物吸收。
现代应用:
可用于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研究发现其对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有缓解作用。
替代方案:
不善饮酒者可用香橼和川贝母煮水代茶(功效较弱,但更安全)。
食疗分类
按功效和适用人群查找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