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多糖沉积病(粘多糖症,粘多糖贮积症)
粘多糖沉积病是怎么回事?
粘多糖沉积病的主要病因
粘多糖沉积病(Mucopolysaccharidoses, MPS)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由于溶酶体内特定酶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粘多糖(糖胺聚糖,GAGs)无法正常降解而在体内各组织器官沉积,引起多系统损害。
1. 遗传因素
MPS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除MPS II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因与特定基因突变相关:
酶缺乏:不同亚型的MPS对应不同的酶缺陷(如MPS I型缺乏α-L-艾杜糖苷酶,MPS II型缺乏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等)。
基因突变:突变导致酶活性丧失或降低,无法分解粘多糖链。
2. 粘多糖代谢异常
正常情况下,粘多糖通过溶酶体酶逐步降解,但MPS患者因酶缺陷导致:
未降解的GAGs积累:如硫酸皮肤素(DS)、硫酸乙酰肝素(HS)、硫酸角质素(KS)等。
溶酶体肿胀:积累的GAGs使溶酶体膨胀,破坏细胞功能。
3. 病理影响
GAGs沉积在全身组织(如骨骼、关节、心脏、神经系统等),引发:
骨骼畸形(如多发性骨发育不良、关节僵硬)。
器官肿大(肝脾肿大、心脏瓣膜增厚)。
神经系统损害(认知障碍、视听力下降)。
4. 分型与对应酶缺陷
MPS类型 | 缺乏的酶 | 累积的GAGs |
---|---|---|
MPS I(Hurler综合征等) | α-L-艾杜糖苷酶 | DS、HS |
MPS II(Hunter综合征) | 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 | DS、HS |
MPS III(Sanfilippo综合征) | 4种不同酶(如乙酰肝素-N-硫酸酯酶) | HS |
MPS IV(Morquio综合征) | 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A型)或β-半乳糖苷酶(B型) | KS、CS |
MPS VI(Maroteaux-Lamy综合征) | 芳香基硫酸酯酶B | DS |
MPS VII(Sly综合征) | β-葡萄糖醛酸酶 | DS、HS、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