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假瘤(特发性非特异性眼眶炎,局限性非特异性眼眶炎症综合征,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假瘤怎样治疗?
眼眶假瘤的治疗方法
眼眶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眼眶炎症,治疗核心是 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药物或手术干预。大多数病例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但复发常见,需长期管理。
一、药物治疗(首选方法)
1. 糖皮质激素
初始治疗:口服泼尼松,剂量通常为 1-1.5 mg/kg/天,持续2-4周,然后逐渐减量。
效果:可快速减轻炎症和肿胀,改善视力等症状。
注意:长期使用需监测副作用,如高血糖、骨质疏松等。
2. 免疫抑制剂
适用情况:用于激素无效、依赖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常用药物: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等。
作用: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复发。
3. 生物制剂
适用情况:难治性病例。
常用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英夫利西单抗)。
作用:靶向特定炎症通路,控制病情。
二、放射治疗
适用情况:药物无效或复发的病例。
剂量:低剂量放疗(通常20-30 Gy),可减少炎症和纤维化。
效果:长期控制症状,但可能引起副作用如干眼症。
三、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用于诊断(活检)或解除机械性压迫(如视神经受压)。
方式:眼眶减压术、肿块切除术。
注意:手术不能治愈疾病,常需结合药物治疗。
四、支持性治疗
症状管理: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止痛药控制疼痛。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触发因素,如感染或应激。
五、定期监测和随访
频率:每3-6个月复查眼眶影像(如MRI或CT)和视力检查。
目的:评估治疗效果,监测复发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