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子宫体癌)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如何鉴别诊断?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和症状识别
1. 高危人群
肥胖(BMI ≥ 30)
糖尿病
高血压
未生育或晚育
长期无拮抗雌激素暴露(如激素替代疗法)
家族史(如林奇综合征)
2. 常见症状
绝经后阴道出血(最常见症状)
阴道排液(可能为血性或水样)
盆腔疼痛或不适(晚期症状)
二、影像学检查
1. 经阴道超声(TVUS)
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 >4-5mm 视为异常,需进一步检查。
优点:无创、易操作,适合初步筛查。
缺点:不能确诊癌症,需结合其他检查。
2. 其他影像学方法
MRI:评估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
CT扫描:用于分期和检测远处转移。
三、组织病理学检查(金标准)
1. 子宫内膜活检
方法:通过 Pipelle 或其他设备获取子宫内膜样本。
优点:微创、高准确性,可确诊癌症类型和分级。
适用情况:TVUS 显示子宫内膜增厚或有症状时。
2. 诊断性刮宫(D&C)
方法:在麻醉下进行,获取更全面的子宫内膜组织。
优点:样本量更大,减少漏诊风险。
缺点:更具侵入性,通常用于活检阴性或可疑病例。
3. 病理评估
类型:最常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
分级:G1(高分化)、G2(中分化)、G3(低分化)。
分期:根据 FIGO 系统(I-IV期),基于肿瘤浸润和转移情况。
四、其他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
肿瘤标志物:CA-125 可能升高,但非特异性,主要用于监测复发。
全血细胞计数:评估贫血(常见于慢性出血)。
2. 遗传测试
林奇综合征筛查:对于有家族史或年轻患者,进行错配修复蛋白(MMR)或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测试。
五、诊断流程总结
症状评估:绝经后阴道出血或其他相关症状。
影像学检查:TVUS 测量子宫内膜厚度。
组织活检:子宫内膜活检或 D&C 进行病理确诊。
分期和进一步评估:MRI/CT 用于分期,必要时遗传测试。
关键点
🔹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 red flag,必须及时就医检查。
🔹 早期诊断 可显著提高治愈率,5年生存率早期可达90%以上。
🔹 组织病理学是确诊必需,影像学用于辅助和分期。
建议: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出血时,应尽快进行 TVUS 和活检,以排除或确诊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