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假膜性肠炎?它是如何发生的?
发布时间:2025-07-07 05:18:55
小儿假膜性肠炎的定义与发生机制
小儿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PMC) 是一种主要由于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疾病,特征为结肠黏膜上形成黄白色假膜。此病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后的婴幼儿及儿童,可导致严重腹泻、腹痛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小儿假膜性肠炎是如何发生的?
小儿假膜性肠炎的发生主要与肠道菌群失衡和艰难梭菌毒素有关,具体机制如下:
1. 抗生素使用
常见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如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头孢类等。
机制:抗生素杀灭正常肠道菌群,导致艰难梭菌过度繁殖。
2. 艰难梭菌感染
毒素作用: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A(肠毒素)和毒素B(细胞毒素)直接损伤结肠黏膜,引发炎症和假膜形成。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常见于医院或 daycare 中心。
3. 宿主因素
免疫低下:如化疗、HIV感染等。
肠道未成熟:婴幼儿肠道屏障功能较弱,更易感染。
小儿假膜性肠炎的典型症状
水样腹泻:每日可达10-15次,可能带血或黏液。
腹痛和腹胀:多为下腹部绞痛。
发热:通常低热,严重者可高热。
脱水表现: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
诊断方法
粪便检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PCR)或毒素ELISA。
结肠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上的典型假膜(黄白色斑块)。
血液检查:白细胞升高、电解质紊乱。
治疗原则
类型 | 治疗方法 |
---|---|
轻中度 | 停用原抗生素,口服甲硝唑或万古霉素。 |
重度 | 静脉补液、万古霉素口服+甲硝唑静脉注射。 |
复发 | 粪便微生物移植(FMT)。 |
如何预防小儿假膜性肠炎?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
手卫生: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
隔离措施:感染者单独使用卫生间。
推荐阅读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如何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步骤和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初步判断)典型症状反复尿路感染(UTI):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生长发育迟缓:长期反复UTI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体格检查腹部触...[详细]
2025-07-07 07:17:20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后如何护理?多久能恢复正常生活?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后的护理与恢复指南急性期护理(治疗后1-2周)•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消毒换药。观察有无渗液、红肿等感染迹象。• 疼痛管理按医嘱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避免剧烈活动,减少伤口张力。• 饮食调理多饮水...[详细]
2025-07-07 07:17:19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它是如何发生的?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定义与发生机制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 是指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甚至肾脏的一种先天性异常。正常情况下,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瓣膜机制能防止尿液逆流,但在VUR患...[详细]
2025-07-07 07:17:18
小儿原发性腹膜炎如何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小儿原发性腹膜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部分复杂病例还需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步骤和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初步判断)典型症状腹痛:多为全腹痛,程度较重。发热: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呕吐:可能伴有恶心。体格检查腹...[详细]
2025-07-07 07:15:25
小儿原发性腹膜炎治疗后如何护理?多久能恢复正常生活?
小儿原发性腹膜炎治疗后的护理与恢复指南急性期护理(治疗后1-2周)•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消毒换药。观察有无渗液、红肿等感染迹象。• 疼痛管理按医嘱服用止痛药。可尝试热敷缓解腹部不适。• 饮食调理初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逐...[详细]
2025-07-07 07: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