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方)
出处: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生赭石 30g
生龙骨 15g
生牡蛎 15g
怀牛膝 30g
生龟板 15g
生白芍 15g
玄参 15g
天冬 15g
川楝子 6g
生麦芽 6g
茵陈 6g
甘草 4.5g
煎服法:
上药以水适量,煎煮取汁。
去滓,温服,每日2-3次。
功效与主治
功效: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痛、眩晕、中风先兆或后遗症(如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
辨证要点:
头晕目眩,面红目赤,烦躁易怒。
舌红苔少,脉弦长有力或弦细数。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生赭石 | 重镇降逆,平肝潜阳 | 引气血下行,镇摄上亢之阳 |
生龙骨、生牡蛎 | 平肝潜阳,安神定惊 | 协同赭石镇肝熄风 |
怀牛膝 | 引血下行,补益肝肾 | 助降逆,兼固本 |
生龟板、生白芍 | 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 滋水涵木,缓解肝风 |
玄参、天冬 | 滋阴清热,润燥生津 | 清虚热,防阴伤 |
川楝子、生麦芽、茵陈 | 疏肝理气,清泄肝热 | 调畅气机,防镇降太过 |
甘草 | 调和诸药,缓急和中 | 协调全方,护胃气 |
配伍特点:
镇降与滋阴并用:重镇药降逆潜阳,滋阴药养血熄风,标本兼治。
兼顾疏泄:加入理气药,防止镇降过度导致气滞。
临床应用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症见头晕、头痛)。
中风先兆或后遗症(如肢体麻木、言语不利)。
神经性头痛、眩晕(属肝风内动者)。
加减法:
痰多:加胆南星、半夏。
阴虚甚:加熟地黄、山茱萸。
便秘:加大黄、火麻仁。
现代研究
降压作用:赭石、牛膝等有降血压效果。
神经保护:可能改善脑血流,减少神经元损伤。
注意事项
禁忌:脾胃虚寒、孕妇慎用。
服药后: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激动。
此方体现了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是治疗肝风内动的代表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