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定风珠

拼音:xiaodingfengzhu

小定风珠(《温病条辨》方)

出处: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
组成

  • 生龟板 18g

  • 生牡蛎 12g

  • 生鳖甲 12g

  • 生地黄 18g

  • 麦冬 18g

  • 白芍 12g

  • 阿胶 9g

  • 火麻仁 6g

  • 五味子 6g

  • 鸡子黄 2枚

煎服法

  1. 上药除阿胶、鸡子黄外,以水800ml,煎取400ml,去滓。

  2. 加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匀。

  3. 温服,每日2次。


功效与主治

功效滋阴熄风,养血润燥
主治温病后期,真阴亏耗,虚风内动,手足蠕动或瘛疭,舌干绛少苔,脉虚细数(如热病后抽搐、震颤等)。

辨证要点

  • 阴虚风动症状,如手足蠕动、震颤。

  • 口干舌燥,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

  • 脉象虚细而数。


方义解析

药物作用配伍意义
生龟板、生牡蛎、生鳖甲滋阴潜阳,熄风止痉重镇以平肝熄风,滋养真阴
生地黄、麦冬、白芍滋阴养血,润燥生津补充阴液,缓解干燥
阿胶、鸡子黄养血润燥,熄风安神血肉有情之品,增强滋阴熄风之力
火麻仁、五味子润肠通便,收敛固涩防止阴液 further 耗散,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 滋阴与熄风并重:以滋阴药为主,配合重镇药以熄风。

  • 血肉有情之品应用:如阿胶、鸡子黄,增强补益效果。


临床应用

  1. 热病后遗症(如脑炎后抽搐、帕金森样症状)。

  2. 阴虚风动证(见于中风恢复期、神经衰弱)。

  3. 干燥综合征(伴虚风内动者)。

加减法

  • 气虚明显:加人参、黄芪。

  • 热邪未清:加玄参、丹皮。

  • 便秘严重:加大黄或增火麻仁用量。


现代研究

  • 神经保护作用:方中药物如龟板、牡蛎含有微量元素,可能调节神经递质。

  • 抗惊厥效果:实验研究表明能减少抽搐发作。


注意事项

  • 禁忌:实热证、湿热内蕴者忌用。

  • 服药后: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

此方体现了吴鞠通“育阴熄风”的治法,是治疗温病阴虚风动的代表方剂。

相关方剂

同类方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