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瓴汤(《金匮要略》方)
出处: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组成:
茯苓 12g
桂枝 9g
白术 9g
甘草(炙) 6g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800ml,煎取400ml,去滓。
分温三服,日三服。
功效与主治
功效:健脾利湿,温阳化饮
主治:痰饮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即水饮内停所致的心下胀满、头晕等症状)。
辨证要点:
心下胀满,有振水声。
头晕目眩,尤其在站立时加重。
舌苔白滑,脉沉紧或弦。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茯苓 |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 主药,导水饮下行 |
桂枝 | 温阳化气,平冲降逆 | 助茯苓化饮,降逆气 |
白术 | 健脾燥湿,固表止汗 | 增强健脾利湿之力 |
甘草 | 调和诸药,益气和中 | 缓和其他药物之性 |
配伍特点:
温阳与利湿并用:桂枝温阳化气,茯苓、白术利湿健脾,标本兼治。
平和稳健:药性温和,适用于虚寒水饮证。
临床应用
慢性胃炎(胃脘胀满、泛酸清水)。
美尼尔氏综合征(眩晕、呕吐 due to water retention)。
心力衰竭水肿(轻症,伴阳虚症状)。
加减法:
寒重:加干姜、附子。
气虚明显:加党参、黄芪。
饮邪盛:加泽泻、猪苓。
现代研究
利尿作用:茯苓含茯苓多糖,能促进尿液排泄。
抗炎镇静:桂枝有抗炎和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注意事项
禁忌:阴虚火旺、实热证者慎用。
服药后:宜 warm diet,避免生冷食物。
此方体现了仲景治疗痰饮病的经典思路,强调温阳化饮、健脾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