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方)
出处: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组成:
萆薢 12g
石菖蒲 9g
益智仁 9g
乌药 9g
甘草梢 3g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500ml,煎取250ml,去滓。
温服,每日2次。
功效与主治
功效:利湿化浊,分清别浊
主治:膏淋、白浊,小便混浊,或尿有余沥(即乳糜尿、前列腺炎等)。
辨证要点:
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白如脂膏。
排尿不畅,或有疼痛。
舌苔白腻,脉濡缓。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萆薢 | 利湿去浊,分清别浊 | 为主药,导湿浊下行 |
石菖蒲 | 化湿开窍,醒神益智 | 助萆薢化湿浊,通利小便 |
益智仁 | 温肾固精,缩尿止遗 | 补肾气,防湿浊伤肾 |
乌药 |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 调气机,助气化水湿 |
甘草梢 | 清热利尿,调和诸药 | 引药下行,缓和其他药性 |
配伍特点:
利湿与固肾并用:萆薢、石菖蒲利湿去浊,益智仁、乌药温肾固涩,攻补兼施。
注重气化:通过行气药乌药,增强膀胱气化功能,促进湿浊排泄。
临床应用
乳糜尿(小便混浊如膏,属湿热下注)。
慢性前列腺炎(尿浊、尿频、小腹坠胀)。
泌尿系感染(湿浊内蕴,小便不利)。
加减法:
湿热重:加黄柏、车前子。
肾虚明显:加山药、芡实。
疼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
现代研究
抗菌抗炎:萆薢含萆薢皂苷,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改善泌尿功能:益智仁能调节膀胱平滑肌,减少尿频。
注意事项
禁忌:阴虚火旺、实热证者慎用。
服药后:宜多饮水,忌辛辣油腻食物。
此方体现了丹溪学派治疗湿浊下注的经典思路,重在利湿化浊,兼顾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