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二越婢一汤

拼音:guizhieryuebiyitang

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论》方)

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
组成

  • 桂枝 9g

  • 芍药 9g

  • 生姜 9g

  • 大枣 4枚

  • 甘草(炙) 6g

  • 麻黄 6g

  • 石膏 24g

煎服法

  1. 上七味,以水1000ml,先煮麻黄至800ml,去上沫。

  2. 加入其余六味,煎取400ml,去滓。

  3. 温服200ml,每日2次(微汗为宜)。


功效与主治

功效解肌发表,清热除烦
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弱者(即外感风寒表证兼有里热,表现为发热较重、恶寒较轻、烦躁不安)。

辨证要点

  • 发热恶寒,但热象较为明显。

  • 无呕吐,大便正常,提示病邪尚未入里。

  • 脉象微弱或浮缓。


方义解析

药物作用配伍意义
桂枝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药,用于发散风寒
芍药敛阴和营,缓解疼痛与桂枝相配,调和阴阳
生姜助桂枝发汗,温中止呕增强解表之力
大枣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保护脾胃,防药性过峻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和中使方剂平和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加强发表之力
石膏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里热,治烦躁

配伍特点

  • 发表与清热并用:麻黄、桂枝发表散寒,石膏清热除烦,表里同治。

  • 调和营卫:桂枝、芍药配伍,平衡阴阳,适用于寒热错杂之证。


临床应用

  1. 感冒或流感(风寒表证兼有轻度里热,发热重、恶寒轻)。

  2. 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咳嗽、烦躁症状)。

  3. 早期肺炎或支气管炎(表邪未解,里热初起)。

加减法

  • 热重:可增加石膏用量或加黄芩。

  • 咳嗽甚:加杏仁、桔梗。

  • 气虚:加黄芪、党参。


现代研究

  • 抗炎解热:桂枝、麻黄具有抗炎作用,石膏能降低体温。

  • 免疫调节:方中药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抗病原体。


注意事项

  • 禁忌:阴虚内热、高血压患者慎用;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服药后:宜避风寒,多饮温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此方体现了仲景治疗表里同病的思路,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之一。

相关方剂

同类方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