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麻黄各半汤(《伤寒论》方)
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
组成:
桂枝 6g
麻黄(去节) 6g
杏仁(去皮尖) 6g
甘草(炙) 3g
生姜 6g
大枣 4枚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1000ml,先煮麻黄至800ml,去上沫。
加入其余五味,煎取400ml,去滓。
温服200ml,每日2次(取微汗)。
功效与主治
功效:发汗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即感冒或流感初期,表证轻微,营卫不和)。
辨证要点:
发热恶寒交替,热象略多于寒象。
无呕吐,大便正常,脉象微缓。
舌苔薄白。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桂枝 |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 助阳气,通血脉 |
麻黄 | 发汗解表,散寒 | 开腠理,驱邪外出 |
杏仁 | 宣肺降气,止咳 | 辅助麻黄宣散肺气 |
甘草 | 调和诸药,缓急 | 防止发散太过 |
生姜 | 散寒解表,和胃 | 增强发汗作用 |
大枣 | 补中益气,调和 | 保护脾胃,缓和药性 |
配伍特点:
发汗与调和并用:麻黄发汗力强,桂枝调和营卫,适用于表证轻微者。
药性平和:剂量较小,避免过汗伤正。
临床应用
普通感冒(初期发热恶寒,症状较轻)。
流感(表证阶段,营卫不和)。
过敏性鼻炎(风寒型,鼻塞流清涕)。
加减法:
寒重:加附子、细辛。
气虚:加黄芪、白术。
咳嗽多:加紫苏叶、前胡。
现代研究
抗病毒:麻黄碱和桂枝成分有抑制病毒作用。
免疫调节: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炎症。
注意事项
禁忌:阴虚内热、高血压患者慎用。
服药后:宜保暖,避免受风,饮食清淡。
此方体现了仲景治疗表证的灵活变通,用于病邪轻浅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