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厚,子宫内膜增厚)
子宫内膜增生如何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方法
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 子宫内膜活检 是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
肥胖(BMI ≥ 3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长期无排卵或月经不规律
使用他莫昔芬等雌激素相关药物
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
2. 常见症状
异常子宫出血(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绝经后出血)
腹痛或盆腔不适(较少见)
无症状(部分患者通过筛查发现)
二、影像学检查
1. 经阴道超声(TVUS)
典型表现: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绝经后女性 > 4-5mm,绝经前需结合月经周期评估)。
优点:无创、易操作,适合初步筛查。
缺点:不能区分增生类型或排除恶性病变。
2. 其他影像学方法
子宫声学造影(SIS):可更好显示宫腔形态。
MRI:用于复杂病例,评估肌层浸润(怀疑癌变时)。
三、组织病理学检查(金标准)
1. 子宫内膜活检
方法:门诊进行,如 Pipelle 活检。
适用情况:异常出血或超声发现子宫内膜增厚。
优点:微创、准确性高。
缺点:可能取样不足,需重复或行宫腔镜检查。
2. 宫腔镜检查+活检
方法:直视下观察宫腔并取组织。
适用情况:活检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或需评估局灶病变。
优点:最准确,可区分简单增生、复杂增生、不典型增生。
3. 病理分型(根据 WHO 分类)
单纯性增生:腺体结构规则,无细胞异型性,癌变风险低。
复杂性增生:腺体拥挤,无细胞异型性,癌变风险中等。
不典型增生:伴有细胞异型性,癌变风险高(约 30%),需密切随访或手术。
四、实验室检查
1. 激素水平检测
雌激素水平:可能升高,但非特异性。
孕激素水平:用于评估排卵状态。
2. 其他检查
血常规:评估贫血(因长期出血)。
肿瘤标志物(如 CA-125):非特异性,可能轻度升高。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评估症状和风险因素(如异常出血、肥胖)。
经阴道超声筛查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内膜活检(首选 Pipelle 活检)。
必要时宫腔镜检查(用于不明确或复杂病例)。
病理分型以指导治疗和随访。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可预防癌变,尤其对于不典型增生。
🔹 超声发现子宫内膜增厚 需结合活检确诊。
🔹 不典型增生 需积极处理,可能行子宫切除术。
建议:高危人群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和活检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