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肾病(参考内科学)
中毒性肾病是怎么回事?
中毒性肾病的主要病因
中毒性肾病是由于肾脏受到有毒物质的直接或间接损害而引起的肾脏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药物性肾损害
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化疗药物(如顺铂、甲氨蝶呤等)
造影剂(如碘造影剂)
2. 重金属中毒
铅:长期接触铅可导致慢性铅中毒性肾病
汞: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损害肾脏
镉:镉中毒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
3. 有机溶剂和化学物质
四氯化碳:常用于工业溶剂,对肾脏有直接毒性
乙二醇:摄入后代谢为草酸,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苯及其衍生物:长期接触可损害肾脏
4. 生物毒素
蛇毒:某些蛇毒可直接损害肾小球或肾小管
蜂毒:大量蜂蜇伤可导致急性肾损伤
毒蘑菇:某些毒蘑菇含有肾毒性物质
5. 其他原因
放射线:放射性肾病多见于盆腔或腹部放疗后
中草药:某些中草药(如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
吸毒:如海洛因等可导致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