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肝硬化(参考内科学)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应该做哪些检查?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的评估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肝功能检查
必查指标:ALT、AST、ALP、GGT
辅助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特殊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功能(评估肝脏合成功能)
营养状况评估
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
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
微量元素检测(锌、铜、硒等)
代谢指标检查
空腹血糖
血脂全套
尿酸检测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肝脏大小、形态
肝实质回声
门静脉宽度
脾脏大小
CT/MRI检查
评估肝脏结构变化
排除其他肝脏疾病
三、进阶检查
肝活检
适应证:
病因不明的肝硬化
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病理评估:
纤维化分期
炎症活动度
四、检查注意事项
空腹要求:
肝功能、血脂:空腹8-12小时
超声检查:最好上午空腹进行
检查前准备:
停用影响肝功能的药物(需医生指导)
检查前3天避免剧烈运动
随访建议: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定期复查
营养状况改善后复查相关指标
重点提示: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建议加做:
骨密度检测
心电图
肌肉功能评估
临床价值:
综合评估肝脏功能及营养状况
指导营养支持治疗
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