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少(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羊水过少是怎么回事?
羊水过少的主要病因
羊水过少(oligohydramnios)是指妊娠期间羊水量异常减少,通常定义为羊水指数(AFI)≤5 cm 或最大羊水池深度≤2 cm。其病因可分为胎儿因素、母体因素、胎盘因素和其他因素。
1. 胎儿因素
泌尿系统畸形:如肾发育不全、多囊肾、尿道梗阻等,导致胎儿尿液产生减少(羊水主要来源于胎儿尿液)。
染色体异常:如13三体、18三体等,可能伴随胎儿结构异常。
胎儿生长受限(FGR):胎盘功能不足导致胎儿血流量减少,影响尿液产生。
胎膜早破:羊水漏出,但需注意隐匿性破膜。
2. 母体因素
脱水或血容量不足:母体水分摄入不足或疾病(如呕吐、腹泻)导致羊水减少。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子痫前期,可引起胎盘灌注减少,影响羊水生成。
药物影响: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能减少胎儿肾脏血流。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可能导致胎盘血栓形成。
3. 胎盘因素
胎盘功能不全:胎盘老化或梗死,减少胎儿-胎盘循环,影响羊水 production。
胎盘早剥:部分剥离导致出血和羊水减少。
4. 其他因素
过期妊娠:妊娠超过42周,胎盘功能减退,羊水自然减少。
特发性羊水过少:部分病例原因不明,可能与轻微胎盘功能障碍有关。
多胎妊娠并发症:如双胎输血综合征,可能导致一胎羊水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