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参考内科学)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怎么回事?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病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免疫系统先天性缺陷,影响免疫细胞或分子的功能,使患者易受感染、自身免疫病或恶性肿瘤。病因主要涉及基因突变,可分为以下几类:
1. B细胞缺陷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由BTK基因突变引起,导致B细胞发育障碍,抗体产生减少。
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多种基因突变(如TACI、ICOS)导致B细胞功能异常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2. T细胞缺陷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如IL2RG基因突变(X连锁SCID)或ADA基因缺陷,导致T细胞和B细胞严重缺乏。
DiGeorge综合征:由22q11.2缺失引起,胸腺发育不全导致T细胞缺陷。
3. 联合免疫缺陷
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基因突变,影响T细胞、B细胞和血小板功能。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M基因突变,导致DNA修复缺陷和免疫细胞功能障碍。
4. 吞噬细胞缺陷
慢性肉芽肿病(CGD):NADPH氧化酶基因突变(如CYBB),导致吞噬细胞杀菌能力下降。
白细胞黏附缺陷:ITGB2基因突变,影响白细胞迁移和吞噬功能。
5. 补体系统缺陷
C1、C2、C4缺陷:增加自身免疫病风险,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C3缺陷:导致严重感染,因补体介导的调理作用和溶菌作用受损。
6. 其他遗传因素
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PRF1、UNC13D等基因突变,导致免疫调节失控。
自身炎症性疾病:如NLRP3基因突变引起的冷炎素相关周期性综合征(CAPS)。
这些病因多为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遗传,早期诊断和基因检测对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