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肥大性肝硬化,汉诺特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怎么回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病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 自身免疫异常
自身抗体:约95%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线粒体抗体(AMA),尤其是抗M2亚型抗体,这是PBC的标志性特征。
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CD4+和CD8+T细胞浸润肝内胆管,导致胆管上皮细胞损伤。
2.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性:PBC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HLA关联: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如HLA-DR8、HLA-DRB1*08)与PBC易感性相关。
非HLA基因:如IL12A、IL12RB2等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3. 环境因素
感染因素: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或病毒(如逆转录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触发自身免疫反应。
化学物质: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化妆品中的辛基酚)可能与PBC发病有关。
吸烟:吸烟是PBC的一个明确危险因素,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加重胆管损伤。
4. 其他因素
激素影响:PBC好发于中年女性,提示雌激素可能参与发病。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可能通过肠-肝轴影响免疫系统,促进PBC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