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参考内科学)
下消化道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下消化道出血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下消化道出血的评估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初步评估
病史采集
出血特征:颜色、量、持续时间
伴随症状:腹痛、体重下降、发热
既往史:肠道疾病、手术史、用药史
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压痛、肿块、肠鸣音
直肠指检:血迹、肿块、痔疮
二、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常规:Hb、HCT(评估出血程度)
凝血功能:PT、APTT(排查凝血障碍)
肾功能:BUN(肠道出血时可能升高)
粪便检查
隐血试验
培养(怀疑感染时)
三、影像学检查
结肠镜检查(首选)
直接观察出血部位
可进行活检或治疗
CT血管造影(CTA)
快速定位活动性出血
评估血管异常
核素扫描(标记红细胞扫描)
适用于间歇性出血
灵敏度高,特异性低
四、特殊检查
小肠镜检查
评估小肠出血
双气囊或单气囊技术
胶囊内镜
无创评估全小肠
适用于无法进行内镜检查者
五、检查注意事项
准备要求:
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准备
CTA:可能需要禁食
风险提示:
内镜检查:穿孔、出血风险
CTA:对比剂过敏、肾毒性
重点提示:对于大量出血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优先稳定生命体征,再行检查。
临床价值: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
CTA适用于活动性出血的快速定位
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有独特优势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