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脉管炎,血管炎综合征)
系统性血管炎如何鉴别诊断?
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方法
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组织活检(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高危人群和常见症状)
1. 高危人群
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史(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药物使用(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
年龄因素(某些血管炎类型多见于特定年龄组)
2. 常见症状
发热、乏力、体重减轻
皮肤病变(如紫癜、结节)
关节痛、肌肉痛
神经系统症状(如麻木、无力)
肾脏受累(如血尿、蛋白尿)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炎症标志物:ESR(血沉)和 CRP(C反应蛋白)升高。
自身抗体检测: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常见于 ANCA 相关性血管炎。
全血细胞计数:可能显示贫血、白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减少。
2. 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测血尿、蛋白尿,提示肾脏受累。
肾功能测试: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可能升高。
3. 其他特异性检查
感染筛查:排除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感染性原因。
补体水平:C3、C4 可能降低在某些类型血管炎中。
三、影像学检查
1. 血管成像
CT 血管造影(CTA)或 MR 血管造影(MRA):评估血管狭窄、动脉瘤或炎症。
超声多普勒:检测血流异常和血管壁增厚。
2. 其他影像
胸部 X 线或 CT:检查肺部受累,如结节或浸润。
PET-CT:评估全身炎症活动,帮助定位病变。
四、组织活检(金标准)
1. 适用情况
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管炎,但诊断不明确。
需要确定血管炎类型和严重程度。
评估治疗反应或疾病进展。
2. 活检部位
皮肤:对于皮肤病变明显的患者。
肾脏:如果肾脏受累,肾活检可提供关键信息。
其他器官:如肺、神经或肌肉,根据症状选择。
3. 组织学特征
血管壁炎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纤维蛋白样坏死:常见于小血管炎。
肉芽肿形成:见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等。
五、血管炎的分类诊断
类型 | 主要特征 | 诊断要点 |
---|---|---|
ANCA 相关性血管炎 | 小血管受累,ANCA 阳性 |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
大血管炎 | 主动脉及其分支受累 | 巨细胞动脉炎、大动脉炎 |
中血管炎 | 中等动脉受累 | 结节性多动脉炎、川崎病 |
其他血管炎 | 如过敏性紫癜、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 基于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
六、诊断流程总结
临床评估:详细病史和体格检查,识别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炎症标志物、自身抗体、尿液分析。
影像学检查:血管成像或其他影像以评估器官受累。
组织活检:确诊和分型,尤其在疑难病例中。
关键点
🔹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可防止器官损伤和并发症。
🔹 ANCA 检测 是 ANCA 相关性血管炎的重要工具,但需结合其他检查。
🔹 组织活检 提供 definitive 诊断,但应权衡 invasiveness。
建议: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皮疹或多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 comprehensive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