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葡萄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色素膜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葡萄膜炎怎样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的葡萄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眼部并发症,治疗需结合全身和局部干预,以控制炎症、预防视力损害,并管理SLE的全身活动性。治疗应由风湿科和眼科医生共同指导。
一、全身治疗(核心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口服或静脉注射:如泼尼松,用于控制急性炎症,起始剂量通常较高(如0.5-1 mg/kg/天),逐渐减量以避免副作用。
注意:长期使用需监测骨质疏松、高血压、高血糖等并发症。
2. 免疫抑制剂
甲氨蝶呤、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用于减少激素依赖、控制慢性炎症和预防复发。
生物制剂:如贝利木单抗或利妥昔单抗,适用于难治性病例,靶向B细胞或细胞因子通路。
3. 抗疟药物
羟氯喹:常用于SLE的维持治疗,可能减少眼部炎症复发,但需定期眼科检查以监测视网膜毒性。
二、局部眼部治疗
1. 局部糖皮质激素
眼药水或眼膏: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滴眼液,用于控制前葡萄膜炎的局部炎症。
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增加眼压(青光眼)或白内障风险,需定期监测。
2. 散瞳剂
如阿托品或后马托品:用于预防虹膜后粘连和缓解疼痛。
3. 局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如酮咯酸滴眼液:辅助减轻炎症和疼痛。
三、支持性治疗和监测
1. 定期眼科检查
频率:急性期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稳定后每3-6个月一次,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和眼底检查。
2. 控制SLE全身活动
管理其他器官受累:如肾脏、皮肤、关节等,通过调整全身治疗减少炎症负荷。
3.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紫外线暴露:SLE患者对光敏感,需使用防晒措施以减少 flare-ups。
健康饮食和 stress 管理:支持免疫系统功能。
四、手术治疗(罕见情况)
玻璃体切除术:用于严重玻璃体混浊或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手术:如果白内障 develop 作为治疗副作用,需在炎症控制后进行。
五、预后和随访
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但葡萄膜炎可能复发,需长期 multidisciplinary 随访(风湿科和眼科)。
监测并发症:如青光眼、白内障、黄斑水肿,及时干预以 preserve 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