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治疗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样治疗?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目标是维持孕妇血小板计数在安全水平,减少出血风险,同时确保胎儿安全。治疗方案需根据血小板计数、出血症状及妊娠阶段个体化制定。


一、监测与评估

  • 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妊娠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尤其在妊娠晚期。

  • 评估出血风险:根据血小板计数和出血症状评估是否需要治疗。


二、药物治疗

1. 一线治疗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血小板计数<30×10^9/L或有出血症状的孕妇。起始剂量通常为0.5-1 mg/kg/d,逐渐减量至最小有效剂量。

  • 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适用于需要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的情况(如临近分娩或严重出血)。常用剂量为1 g/kg/d,连续1-2天。

2. 二线治疗

  • 抗-D免疫球蛋白:适用于Rh阳性孕妇,可能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如罗米司亭、艾曲波帕,可用于难治性ITP,但在妊娠期间使用经验有限。


三、分娩管理

  • 血小板计数目标:阴道分娩时血小板计数应≥50×10^9/L,剖宫产时≥80×10^9/L。

  • 分娩方式:根据产科指征和血小板计数决定。血小板计数极低或有出血风险时,可考虑剖宫产。

  • 麻醉选择:血小板计数≥80×10^9/L可考虑椎管内麻醉,否则需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四、新生儿管理

  • 监测新生儿血小板计数:出生后立即检查血小板计数,并在生后2-3天复查。

  • 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如血小板计数<50×10^9/L或有出血症状,可给予IVIG或糖皮质激素。


五、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血小板药物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多学科协作:产科、血液科、麻醉科等共同参与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