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参考内科学)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怎样治疗?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治疗需兼顾母体与胎儿的安全,目标是控制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一、药物治疗(首选)
1. 抗甲状腺药物(ATD)
丙硫氧嘧啶(PTU):妊娠早期首选,因其胎盘通过率较低,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甲巯咪唑(MMI):妊娠中晚期可考虑使用,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胎儿畸形风险。
剂量调整:根据甲状腺功能监测结果调整剂量,维持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上限或轻度甲亢状态。
2.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用于控制甲亢症状如心悸、手抖等,但需短期使用,避免长期影响胎儿生长。
二、手术治疗(极少使用)
适应症: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或怀疑甲状腺癌。
时机:妊娠中期(14-26周)手术风险较低。
三、放射性碘治疗(禁忌)
绝对禁忌:妊娠期禁用,因放射性碘可通过胎盘破坏胎儿甲状腺。
四、监测与随访
甲状腺功能:每4-6周监测一次,调整药物剂量。
胎儿监测:定期超声检查胎儿生长和甲状腺情况。
五、产后管理
母乳喂养:PTU和MMI在乳汁中浓度低,通常可安全哺乳,但需监测婴儿甲状腺功能。
药物调整:产后甲状腺功能可能变化,需重新评估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