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介导性肾脏病(参考内科学)
免疫介导性肾脏病有哪些症状?
免疫介导性肾脏病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肾脏组织引起的一类疾病,其症状多样,严重程度不一。以下是常见的症状表现:
1. 早期症状
蛋白尿: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提示蛋白质泄漏。
血尿:尿液呈红色或茶色,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水肿:尤其是眼睑和下肢,由于蛋白质丢失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2. 进展期症状
高血压: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和肾素分泌增加。
肾功能减退:表现为尿量减少、夜尿增多,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与肾功能不全有关。
3. 严重症状
急性肾衰竭:尿量显著减少或无尿,伴有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慢性肾衰竭:长期肾功能损害导致贫血、骨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注意
早期诊断:免疫介导性肾脏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定期尿检和肾功能检查至关重要。
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控制血压和蛋白尿,严重者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建议: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或相关症状者应尽早就医,避免肾脏进一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