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参考内科学)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损伤和炎症,最终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IgA肾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与免疫球蛋白A(IgA)在肾小球沉积有关。
膜性肾病: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
微小病变性肾病:多见于儿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具体病因不明。
2.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狼疮性肾炎是SLE的常见并发症,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炎症。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损害肾小球滤过膜,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3)高血压肾病
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内高压,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减退。
(4)感染相关肾炎
如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3. 遗传性肾病
Alport综合征:遗传性基底膜病,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薄基底膜肾病:良性家族性血尿,基底膜变薄导致。
4. 其他因素
药物或毒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重金属(铅、汞)等可损伤肾小球。
肥胖: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与代谢异常有关。
老龄化: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自然下降,易发生肾小球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