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参考内科学)
咯血怎样治疗?
咯血的治疗方法
咯血的治疗需要根据出血量、病因及患者状况综合判断,目标是 止血、防止窒息、治疗原发病。大咯血(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属于急症,需立即处理。
一、一般处理
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如已知出血侧),避免血液流入健侧肺。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或气管插管。
镇静:对焦虑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但需谨慎。
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0%。
二、药物止血治疗
1. 常用止血药物
垂体后叶素:收缩小动脉,减少肺血流(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慎用)。
酚妥拉明: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与垂体后叶素合用可减少副作用)。
止血芳酸、止血环酸:抗纤溶药物,适用于纤溶亢进者。
2. 其他药物
抗生素:如咯血由感染(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引起,需针对性抗感染。
镇咳药:剧烈咳嗽可加重出血,可酌情使用可待因(避免过度抑制咳嗽反射)。
三、介入治疗(大咯血首选)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通过血管造影找到出血血管并用明胶海绵等材料栓塞,有效率>90%。
适应症:反复大咯血、药物无效、无法手术者。
四、外科手术(少数病例)
肺叶切除术:适用于局限性病变(如肺癌、支气管扩张)且心肺功能良好者。
紧急手术指征:24小时咯血量>1000ml或一次咯血>500ml。
五、病因治疗
肺结核:规范抗结核治疗(HRZE方案)。
支气管扩张:控制感染,必要时手术。
肺癌: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
肺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或手术切除。
六、注意事项
避免用力咳嗽、排便:防止腹压增高诱发再出血。
饮食:温凉流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随访:咯血停止后仍需排查病因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