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莱斯骨折(科利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
柯莱斯骨折是怎么回事?
柯莱斯骨折的病因
柯莱斯骨折(Colles' fracture)是指桡骨远端骨折,通常发生在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约2.5厘米处,并向背侧和桡侧移位。其主要病因是跌倒时手臂伸展着地,导致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手腕区域。
1. 跌倒时手部伸展支撑
最常见病因:在跌倒过程中,个体本能地伸出手臂以支撑身体,导致手腕过度背伸,桡骨远端承受巨大冲击力而发生骨折。
多见于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骼强度降低,更容易发生骨折。
也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尤其是在运动或意外事故中。
2. 直接暴力创伤
手腕区域受到直接撞击或挤压,例如在交通事故、坠落物击中或体育活动中(如拳击、摔跤),可能导致桡骨远端骨折。
这种病因相对较少见,但可能伴随其他软组织损伤。
3. 骨质疏松和年龄因素
骨质疏松是柯莱斯骨折的重要风险因素,尤其在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中。
骨骼密度降低,使桡骨远端更脆弱,轻微创伤即可导致骨折。
据统计,约15-20%的柯莱斯骨折与骨质疏松相关。
4. 其他风险因素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部分由于激素变化影响骨密度。
既往骨折史:有骨折历史的人,骨骼可能较弱,增加复发风险。
营养不良:缺乏钙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影响骨骼健康。
某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或内分泌 disorders,可能削弱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