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急性盆腔炎如何鉴别诊断?
急性盆腔炎的诊断方法
急性盆腔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腹腔镜检查(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下腹痛(多为双侧,持续性)
发热(体温>38℃)
阴道分泌物增多(脓性或血性)
性交痛
排尿困难
2. 体征
宫颈举痛
子宫压痛
附件区压痛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10×10⁹/L)
C反应蛋白(CRP)↑
血沉(ESR)↑
2. 阴道分泌物检查
革兰染色(寻找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
培养(明确病原体)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典型表现:
输卵管增粗
盆腔积液
卵巢脓肿(如有)
优点:无创、经济,适合初步筛查。
2. CT/MRI(必要时使用)
可更清晰显示盆腔器官及脓肿形成。
四、腹腔镜检查(金标准)
1. 适用情况
诊断不明确
疑似盆腔脓肿
治疗效果不佳
2. 检查结果评估
输卵管充血、水肿
脓性渗出物
盆腔粘连
五、诊断标准(CDC推荐)
最低标准:下腹痛 + 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附加标准:体温>38.3℃ + 宫颈脓性分泌物 + 实验室检查异常
特异标准: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子宫内膜炎 + 影像学或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炎表现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预防不孕、异位妊娠等后遗症。
🔹 性传播病原体(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是常见病因,需针对性治疗。
🔹 腹腔镜检查 是金标准,但通常用于复杂病例。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出现下腹痛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