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性葡萄膜炎(巨细胞病毒性色素层炎)
巨细胞病毒性葡萄膜炎是怎么回事?
巨细胞病毒性葡萄膜炎的病因
巨细胞病毒性葡萄膜炎是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起的眼部炎症,主要影响葡萄膜组织(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其病因主要与CMV的再激活有关,常见于免疫抑制个体。
1. CMV感染
主要病因:CMV是一种疱疹病毒,广泛存在于人群中,通过唾液、尿液、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感染。
原发性感染后,CMV可潜伏在体内(如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再激活。
CMV直接感染眼部组织,导致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2. 免疫抑制状态
这是CMV性葡萄膜炎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
(1)HIV/AIDS
在CD4+ T细胞计数低于50个/μL时,CMV再激活风险显著增加,约15%-40%的AIDS患者可发生CMV视网膜炎(常伴葡萄膜炎)。
(2)器官移植后
实体器官移植(如肾、肝、心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增加CMV感染风险。
移植后CMV疾病可表现为葡萄膜炎。
(3)其他免疫缺陷
如先天性免疫缺陷、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
3. 其他因素
年龄: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下降,可能更易发生CMV再激活。
合并感染:与其他病原体(如HIV)协同作用,加重眼部病变。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CMV感染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