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损伤(参考内科学)
肝外胆管损伤应该做哪些检查?
肝外胆管损伤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肝外胆管损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肝功能检查
必查指标:ALT、AST、ALP、GGT
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更明显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感染时升高
血红蛋白:评估出血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首选)
评估胆管扩张、胆囊状态
检测腹腔内积液
CT/MRI
更详细显示胆管解剖结构
评估损伤范围和周围器官情况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金标准:直接显示胆管损伤
可同时进行治疗
PTC(经皮经肝胆管造影)
适用于ERCP失败或不可行的情况
可引流胆汁,减轻黄疸
三、其他检查
腹腔穿刺
检测腹腔内液体是否为胆汁
术中胆道造影
手术中直接检查胆管损伤情况
四、检查注意事项
急诊情况:
怀疑胆管损伤应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
术前准备:
确保患者稳定,必要时先处理休克
术后随访:
定期复查肝功能、影像学检查
重点提示:对于术后出现的黄疸、腹痛,应高度怀疑胆管损伤,及时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