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参考内科学)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有哪些症状?
感染性心内膜炎(IE)引起的肾损害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发生,包括免疫复合物沉积、肾栓塞或直接感染。以下是相关症状:
1.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
血尿:尿液呈红色或茶色,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蛋白尿:尿液泡沫增多,提示蛋白质泄漏。
水肿:尤其是眼睑和下肢,因低蛋白血症导致。
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钠潴留。
2. 肾栓塞(栓子来自心脏赘生物)
腰痛:突发单侧或双侧腰部剧痛,可能伴发热。
血尿:肉眼或镜下血尿,因肾梗死导致组织损伤。
肾功能急剧恶化:血清肌酐快速升高,少尿或无尿。
3. 肾脓肿(罕见,由化脓性栓子引起)
高热寒战:体温持续超过39°C,对抗生素反应差。
腰腹部压痛:肾区叩击痛明显,可能触及肿块。
脓尿:尿液浑浊,白细胞酯酶阳性。
4. 慢性肾损伤(长期IE未控制)
贫血:肾衰竭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尿毒症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
诊断提示
尿液检查: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血清学:补体C3/C4降低(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
影像学:超声或CT可见肾梗死或脓肿。
注意:IE患者出现肾损害提示病情严重,需加强抗感染治疗(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必要时请肾内科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