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参考内科学)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应该如何预防?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的预防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严重的心脏感染,可导致肾损害等并发症。预防的核心在于 控制感染源、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以下是具体预防措施:
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使用牙线,预防牙龈疾病和口腔感染。
在进行牙科手术前,高危患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青、穿孔等可能导致感染的行为。
及时治疗皮肤感染,如脓肿、蜂窝织炎。
其他感染源
避免不洁注射和静脉药物使用。
及时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
二、保护肾脏功能
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140/90 mmHg),避免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合理用药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某些抗生素。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
保持水分
充足饮水,避免脱水,尤其是在发热或腹泻时。
三、高危人群的特殊预防
心脏瓣膜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必要时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定期随访,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既往IE患者:复发风险高,需严格预防措施。
四、定期监测和早期干预
定期体检:包括心脏和肾功能检查。
早期症状识别:如发热、乏力、血尿等,及时就医。
及时治疗:一旦确诊IE,应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