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 > 病因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参考内科学)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是怎么回事?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的病因

感染性心内膜炎(IE)引起的肾损害主要由以下机制导致:


1. 免疫复合物沉积

  • IE患者血液中的细菌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 这些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激活补体系统,引起肾小球肾炎(常见类型为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甚至肾功能不全。


2. 肾栓塞

  • 心内膜上的感染性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流阻塞肾动脉或其分支。

  • 导致肾梗死,表现为突发腰痛、血尿和肾功能急剧下降。

  • 多见于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


3. 肾脓肿

  • 细菌栓子直接感染肾实质,形成局灶性化脓性肾炎或肾脓肿。

  • 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高热、腰痛和脓尿。


4. 败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

  • IE导致的全身性感染(败血症)可引起肾血流减少、微循环障碍。

  • 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与炎症因子释放和低血压有关。


5. 抗生素肾毒性

  • 治疗IE使用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

  • 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药物浓度。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