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大肠梗阻 > 诊断

大肠梗阻(参考内科学)

大肠梗阻如何鉴别诊断?

大肠梗阻的诊断方法

大肠梗阻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 腹痛:多为持续性,可伴有阵发性加剧。

  • 腹胀:明显腹胀,尤其是全腹胀。

  • 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后期可为粪性呕吐。

  • 停止排便排气:完全梗阻时停止排便排气。

2. 体征

  • 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 压痛和反跳痛:提示可能有肠绞窄。

  • 肠鸣音亢进或消失:早期肠鸣音亢进,后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二、影像学检查

1. 腹部X线平片

  • 典型表现

    • 结肠扩张,可见气液平面。

    • 梗阻远端肠管无气体。

  • 优点:简单、快速,适合初步筛查。

  • 缺点:对部分梗阻或早期梗阻敏感性较低。

2. 腹部CT

  • 可明确梗阻部位、原因及是否有肠绞窄。

  • 优点:准确性高,可评估肠壁血供。

  • 缺点:费用较高,有辐射。

3. 钡剂灌肠

  • 用于怀疑结肠梗阻时,可明确梗阻部位和性质。

  • 优点:直观显示梗阻部位。

  • 缺点:有穿孔风险,需谨慎使用。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提示感染或肠绞窄。

  • 血红蛋白↓:提示可能有出血。

2. 电解质和肾功能

  • 低钾、低钠:常见于长期呕吐或脱水患者。

  • 尿素氮、肌酐↑:提示肾功能受损。

3. 其他检查

  • 血气分析:评估酸碱平衡。

  • 乳酸水平↑:提示肠绞窄或休克。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根据临床表现初步判断(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

  2. 影像学检查确认(X线平片、CT或钡剂灌肠)。

  3. 实验室检查评估全身情况(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等)。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避免肠坏死和穿孔。
🔹 影像学检查 是确诊的关键,尤其是CT。
🔹 实验室检查 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

建议:疑似大肠梗阻患者应 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泌尿外科疾病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近距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微创治疗、...

擅长:擅长颅内复杂、深部肿瘤的诊疗,对包括丘脑、岛叶、运动区、语言区等在内的...

擅长:包皮包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肿瘤(前列腺、膀胱、肾脏)、泌尿系结石(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