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陷胸汤

拼音:daxianxiongtang

大陷胸汤(《伤寒论》方)

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
组成

  • 大黄 12g

  • 芒硝 9g

  • 甘遂 3g

煎服法

  1. 上三味,以水600ml,先煮大黄至400ml,去滓。

  2. 加入芒硝,煮一二沸,溶化后,再加入甘遂末。

  3. 温服100ml,得快利后止服(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功效与主治

功效泻热逐水,破结通便
主治结胸证,心下硬满,疼痛拒按,不大便,舌燥口渴,脉沉紧(即急性腹膜炎、肠梗阻等热实结胸证)。

辨证要点

  • 胸腹部硬满疼痛,压痛明显。

  • 便秘或大便不通,伴有发热。

  • 舌苔黄燥,脉沉实或紧。


方义解析

药物作用配伍意义
大黄泻热通便,攻积导滞荡涤肠胃实热
芒硝软坚散结,润燥通便助大黄泻下,软化硬结
甘遂峻下逐水,破积消肿专攻水饮结聚,力猛效速

配伍特点

  • 峻下热结:三药合用,泻下力强,适用于急重实证。

  • 分消邪热:大黄、芒硝泻热通便,甘遂逐水,共除结胸。


临床应用

  1. 急性腹膜炎(热实型,腹部剧痛、便秘)。

  2. 肠梗阻(非绞窄性,属热结者)。

  3. 胸腔积液(热饮内停,胸痛憋闷)。

加减法

  • 气滞明显:加厚朴、枳实。

  • 热毒炽盛:加黄连、黄芩。

  • 体虚者慎用:或配扶正药如人参,但需谨慎。


现代研究

  • 泻下作用:大黄和芒硝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 抗炎效果:甘遂有抗炎和利尿作用,但毒性较强。


注意事项

  • 禁忌:孕妇、体弱者禁用;不可久服,防伤正气。

  • 服药后:观察排便情况,泻后即停,避免脱水。

此方体现了仲景“急下存阴”的治法思想,是治疗热实结胸的重剂方。

相关方剂

同类方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