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化瘀汤

拼音:lanweihuayutang

阑尾化瘀汤(现代经验方)

出处:现代中医临床经验方,常用于阑尾炎保守治疗
组成

  • 大黄 9g

  • 牡丹皮 12g

  • 桃仁 9g

  • 冬瓜仁 30g

  • 芒硝 6g(冲服)

煎服法

  1. 上五味,除芒硝外,以水800ml,煎取400ml,去滓。

  2. 加入芒硝,搅匀溶化。

  3. 分2次温服,每日1剂(急性期可日服2剂)。


功效与主治

功效泻热通腑,活血化瘀
主治急性阑尾炎(肠痈)初期,瘀热互结证,症见右下腹疼痛、拒按、发热、便秘。

辨证要点

  • 右下腹固定性疼痛,麦氏点压痛阳性。

  • 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或弦。

  • 大便干结或不通。


方义解析

药物作用配伍意义
大黄泻热通便,活血祛瘀攻下积滞,清除肠腑热毒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助大黄清热化瘀,减轻炎症
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破血行瘀,改善局部血循环
冬瓜仁清热利湿,排脓消痈导湿热下行,促进脓液吸收
芒硝软坚散结,泻热通便增强大黄泻下之力,软化燥结

配伍特点

  • 通腑与活血并用:大黄、芒硝泻下通便,桃仁、牡丹皮活血化瘀,标本兼治。

  • 清热排脓:冬瓜仁助清热利湿,适用于阑尾炎初起未成脓者。


临床应用

  1.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无穿孔或脓肿)。

  2.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瘀热内结型)。

  3. 其他腹部炎性疾病(如盆腔炎、肠梗阻辅助治疗)。

加减法

  • 热毒炽盛:加金银花、蒲公英。

  • 气滞疼痛:加延胡索、木香。

  • 体虚:加黄芪、当归。


现代研究

  • 抗炎作用:大黄、牡丹皮具有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的效果。

  • 促进肠蠕动:芒硝能增加肠道水分,缓解便秘。


注意事项

  • 禁忌:阑尾穿孔、腹膜炎、孕妇及体弱者禁用。

  • 服药后:密切观察病情,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此方体现了中医“通因通用”的治法,适用于阑尾炎保守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相关方剂

同类方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