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中性白细胞增多症)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评估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全血细胞计数(CBC)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炎症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P)
血沉(ESR)
感染筛查
细菌培养(血、尿、痰等)
病毒血清学检测
二、进阶检查
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和活检
细胞遗传学分析
分子生物学检查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
JAK2 V617F突变检测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
腹部超声或CT
三、特殊检查
自身免疫病筛查
抗核抗体(ANA)
类风湿因子(RF)
内分泌检查
甲状腺功能测试
皮质醇水平
四、检查注意事项
空腹要求:
部分血液检查需要空腹8-12小时
检查前准备:
避免剧烈运动
停用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需医生指导)
随访建议:
根据初步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随访计划
重点提示:对于持续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建议进行全面的骨髓和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排除骨髓增殖性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