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溃疡(视网膜静脉阻塞)
真菌性角膜溃疡怎样治疗?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方法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的眼部感染,主要由真菌引起,常见于农业工作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核心是 抗真菌药物、支持性护理和必要时手术干预,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视力丧失等并发症。
一、抗真菌药物治疗(核心治疗)
1. 局部用药
抗真菌眼药水:如 那他霉素(Natamycin)、氟康唑(Fluconazole)或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需频繁滴眼(每1-2小时一次),根据病情调整。
眼膏:如 克霉唑(Clotrimazole)眼膏,用于夜间使用以延长药物作用。
2. 全身用药
口服抗真菌药:如 氟康唑 或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适用于严重或深部感染,需监测肝肾功能。
静脉给药:在重症病例中,可能使用 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等药物。
二、支持性护理
1. 疼痛和炎症控制
止痛药:如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
睫状肌麻痹剂:如 阿托品 眼药水,减少眼部痉挛和疼痛。
2. 预防并发症
避免皮质类固醇:除非在医生严格监控下,否则禁用,以免加重真菌感染。
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污染。
三、手术治疗(用于严重或耐药病例)
1. 清创术
机械清创:移除坏死组织和真菌菌丝,促进药物渗透。
2. 角膜移植
穿透性角膜移植:适用于溃疡穿孔或严重瘢痕形成者,以恢复视力。
板层角膜移植:用于部分厚度病变。
四、监测和随访
定期复查:每1-2周进行眼科检查,评估溃疡愈合情况和视力变化。
实验室检查:如角膜刮片培养,确认真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
五、预防措施
避免眼部外伤:在农业或高风险环境中佩戴防护眼镜。
及时治疗眼部感染:早期识别症状,如眼红、疼痛、视力模糊,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