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扭转(参考外科学)
乙状结肠扭转如何鉴别诊断?
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方法
乙状结肠扭转是一种急腹症,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进行诊断。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急性腹痛:多为左下腹剧烈疼痛,呈持续性。
腹胀:进行性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
便秘:完全性梗阻时,停止排便排气。
2. 体征
腹部膨隆:左下腹尤为明显。
压痛和反跳痛:提示肠缺血或穿孔。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二、影像学检查
1. 腹部X线平片
典型表现:
“咖啡豆征”(扩张的乙状结肠袢)。
“鸟嘴征”(扭转处肠管狭窄)。
优点:快速、经济,适合急诊筛查。
缺点:对早期或部分性梗阻敏感性较低。
2. 腹部CT
典型表现:
“漩涡征”(肠系膜血管扭转)。
肠壁增厚、肠腔扩张。
优点:高分辨率,可评估肠缺血、穿孔等并发症。
缺点:费用较高,需对比剂。
3. 钡剂灌肠(谨慎使用)
典型表现:钡剂在扭转处受阻,呈“鸟嘴状”。
优点:可同时进行减压治疗。
缺点:肠穿孔风险,禁用于疑有穿孔者。
三、鉴别诊断
其他肠梗阻(如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梗阻)。
缺血性结肠炎。
憩室炎。
四、诊断流程总结
根据典型症状和体征(腹痛、腹胀、便秘)初步怀疑。
腹部X线平片 筛查,发现“咖啡豆征”或“鸟嘴征”。
腹部CT 确诊,评估并发症。
必要时钡剂灌肠(谨慎选择)。
关键点
🔹 乙状结肠扭转是急症,需及时诊断和处理!
🔹 影像学检查 是确诊的关键。
🔹 怀疑肠缺血或穿孔时,避免钡剂灌肠。
建议:老年、长期便秘者出现急性腹痛和腹胀,应高度警惕乙状结肠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