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是怎么回事?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病因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是由于视网膜裂孔形成,导致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间隙,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其主要病因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异常相关。
1. 玻璃体后脱离(PVD)
主要病因:随着年龄增长或眼内变化,玻璃体发生液化并收缩,导致玻璃体后脱离,牵拉视网膜形成裂孔。
PVD是RRD最常见的诱因,尤其在老年人中高发。
玻璃体牵拉可产生马蹄形裂孔或圆形裂孔,促进液体进入视网膜下。
2. 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通常指-6.00屈光度以上)是RRD的重要危险因素。
眼轴延长导致视网膜变薄和周边部变性(如格子样变性),增加裂孔风险。
约30%-40%的RRD患者有高度近视病史。
3. 眼外伤
直接或间接眼部创伤可导致视网膜撕裂或脱离。
钝挫伤或穿透伤可引起玻璃体视网膜牵拉,形成裂孔。
运动伤害、 accidents 或手术并发症(如白内障手术)可能诱发RRD。
4. 视网膜周边变性
某些视网膜周边部病变 predispose to裂孔形成。
格子样变性:常见于颞侧周边视网膜,易发生萎缩性裂孔。
蜗牛迹变性或铺路石样变性:也可能增加风险,但较少见。
5. 遗传因素和家族史
某些遗传性疾病增加RRD风险。
如Stickler综合征、Marfan综合征,伴有玻璃体视网膜异常。
有家族史者患病风险较高,提示遗传易感性。
6. 其他因素
白内障手术史:术后玻璃体变化可能诱发PVD和裂孔。
炎症性疾病:如葡萄膜炎,可能导致玻璃体收缩和牵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虽然更常见牵引性脱离,但可并发R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