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暂停(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主要病因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超过20秒,或伴有心动过缓、发绀等症状,常见于早产儿和某些病理状态。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中枢性)和继发性(阻塞性或混合性)两大类。
1. 原发性呼吸暂停(中枢性)
主要病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常见于早产儿(胎龄小于34周)。
早产儿脑干呼吸控制中枢未完全发育,导致呼吸驱动不稳定。
可能与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失衡有关。
2. 继发性呼吸暂停
继发性呼吸暂停由其他疾病或因素触发,包括:
(1)感染
败血症或脑膜炎: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影响呼吸中枢。
呼吸道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气道阻塞或呼吸窘迫。
(2)代谢紊乱
低血糖:能量不足影响脑功能,导致呼吸抑制。
低钙血症或电解质失衡:干扰神经肌肉功能。
酸中毒: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可抑制呼吸。
(3)神经系统疾病
颅内出血或缺氧缺血性脑病:直接损伤呼吸中枢。
惊厥:发作期间或后可能引起呼吸暂停。
(4)呼吸系统问题
气道阻塞:如喉软骨软化、分泌物堵塞。
肺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
(5)心血管问题
先天性心脏病:导致低氧血症,触发呼吸暂停。
贫血:携氧能力下降,影响呼吸调节。
(6)环境因素
过热或过冷:温度极端变化可能诱发呼吸暂停。
喂养问题:如胃食管反流,引起反射性呼吸暂停。
(7)药物或毒素
母体用药:如麻醉药、镇静剂通过胎盘影响胎儿。
新生儿用药:某些药物(如 opioids)可能抑制呼吸。
3. 其他因素
遗传综合征:如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CHS)。
睡眠状态:快速眼动睡眠期呼吸可能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