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小儿非器质性遗尿症,小儿功能性遗尿症,小儿夜尿症,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如何鉴别诊断?
小儿遗尿的诊断方法
小儿遗尿的诊断需结合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 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
1. 遗尿的频率和时间
夜间遗尿(常见)或日间遗尿
每周发生的次数
2. 相关症状
尿急、尿频、尿痛
便秘或大便失禁
3. 家族史
家族中是否有遗尿病史
二、体格检查
1. 腹部检查
检查是否有腹部肿块或胀大的膀胱
2. 神经系统检查
评估下肢的神经反射和感觉
三、实验室检查
1. 尿液分析
检查是否有尿路感染、糖尿病等
2. 血液检查
血糖、肾功能等
四、影像学检查(必要时)
1. 超声检查
评估泌尿系统的结构
2. 脊髓MRI
排除脊髓栓系等神经系统疾病
五、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的标准,5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两次夜间不自主排尿,持续3个月以上,可诊断为遗尿症。
关键点
🔹 遗尿症多为功能性,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 病史采集 是诊断的基础。
🔹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用于排除其他疾病。
建议:家长应记录孩子的遗尿情况,便于医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