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参考儿科学)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特征的肾脏疾病,其病因主要与免疫介导的肾小球损伤有关,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常见病因包括:
1. 微小病变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 MCD)
主要病因:MCD是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90%。
病因可能与T细胞功能异常有关,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电荷屏障或机械屏障受损,引起大量蛋白尿。
常与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因素触发,但具体免疫机制仍在研究中。
2.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
病因:FSGS占小儿病例的5%-10%,可能与遗传、免疫或环境因素相关。
部分病例有家族史,与基因突变(如NPHS1、NPHS2基因)有关。
免疫因素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3.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病因:在小儿中较少见,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相关。
涉及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等自身抗体,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
4. 其他少见病因
遗传性肾病:如Alport综合征或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与基因缺陷有关。
继发性因素:虽然原发性指非继发于其他疾病,但少数病例可能与感染(如乙肝)、药物或系统性疾病相关,需排除。